守护健康,共防登革热——人和五小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人和五小
创建于2024-10-01
阅读 6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个温暖而明媚的季节里,大自然以它独有的方式绽放着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份美好之下,也悄然隐藏着健康的威胁——登革热。那到底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怎么预防?一起来了解一下!

登革热防控

‍小常识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是什么?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在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把病毒传染出去。蚊子咬了感染者不会立即传播,要8~11天再叮咬才会传播。登革热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一般是1~14天,多为5~9天。在蚊子体内的潜伏期是8~11天

登革热症状有哪些?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其他症状:近年监测发现部分登革热病例也表现出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1、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如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或改为土培,避免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2、外出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3、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和(或)电驱蚊器等灭蚊产品。

4、蚊虫叮咬高峰期(早上7-10点和下午4-7点)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虫习惯栖息的阴暗潮湿处逗留过久。

预防登革热

‍我校在行动

为做好预防登革热蚊媒传染病的工作,我校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共筑防蚊防线。

‍宣传先行:海报、广播齐上阵,防蚊知识深入人心。

凤和校区

太成校区

凤和校区师生携手大扫除清理脏乱死角,降低蚊媒密度。

太成校区则专业灭蚊,细致入微,确保校园无死角

主题班会:深入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防蚊意识显著增强

班级宣传创意无限,宣传语句装点校园,防蚊文化蔚然成风

     日常在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预防登革热的行动中,例如清洗积水容器:花瓶、壁瓶、花盆底碟部等。外出及露营时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筑起一道坚实的防蚊防线,让登革热无处遁形,让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在每一位孩子的身边。

在这个充满爱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明天!

撰稿:梁熙琳

拍照:祝群英  梁熙琳

审核:黄影梅

阅读 6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