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儿童视角

“创”生活课程

松鼠妈妈
创建于10-01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环境是“生活化课程”中最具灵活性和隐性影响力的部分,与儿童的精神世界相连,站在儿童视角,倾听儿童的心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价值需求。    

       环境创设也是课程,如何让“环境会说话”,每一次环境创设之前,我们都会思考“班级的环境是为谁而建”,答案无疑是儿童。

满幼儿3-4岁色彩敏感期的

色彩搭配的环境

        孩子会在3-4岁期间某个阶段开始,突然对颜色感兴趣,看事物的时候都以颜色开头。比如,以前孩子看东西是以物品名称为主,说看到了车,房子,树等等。有一个阶段,孩子会把颜色加上去,会说看到了:红色的车,红色的包包,红色的球,红色的袋子等等。

为什么要布置彩色环境?

        1. 视觉刺激与兴趣激发: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视觉发展尚未成熟,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能力有限。鲜艳的颜色能够提供视觉上的冲击,帮助幼儿更好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物品和环境。多种色彩的组合能够更好地唤醒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环境的探索和互动。

        2. 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

        鲜艳的颜色不仅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还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色彩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个性特征,如勇敢、合作和创造力。

        3. 生理与心理调节:

        丰富的色彩能够促进幼儿心跳频率加快,从而带动幼儿情绪高涨,增强他们的活力和参与度。颜色对幼儿心理的调节作用显著,幼儿见到喜欢的色彩会感到兴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敏感性和活力。

        4. 审美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审美情趣会发生变化,从鲜艳到对比强烈再到协调柔和。通过精心设计的色彩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艺术感知能力。幼儿园采用鲜艳的颜色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视觉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促进孩子在生理、心理和审美等多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以绘本为主题渗入

语言教育的环境

        儿童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与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相信幼儿通过不断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便一定会活的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1.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3. 对照《指南》中,语言领域幼儿发展目标,围绕幼儿早期口语(谈话、辩论、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书面语言(阅读图书、熟悉文字符号、创意书写);早期文学语言(文学词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三个维度,确定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核心经验的基本框架。

以幼儿为中心的

开放性区域空间

        在空间设计上,打破教室格局“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室内外融合,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玩乐空间,一方面在室内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突破分隔、封闭的格局,既分又合,灵活多变,并且重视公共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创设。

       小班的孩子去识别一个特定的教学区域时,并不会通过指示牌,而是这个区域里有什么,我能在这个区域里干什么。在这里,孩子基于自己的兴趣来自己选择想探索的区域和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如此也能较快判断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

       比如在“我的书屋”,孩子们扮演爸爸妈妈,多种多样妙趣横生的对话会从孩子们口中道出;在“玩出来的科学脑”,孩子们会观察、操作,获得新的体验;在“我就是爱看书”,当孩子们看到了好玩的图画,可以拿起笔写写画画,培养书写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发展他们的决策能力和独立能力,在众多选择中学会自己决定想要做什么、不想要做什么。

生活锻炼融入区域设置

        托班的生活操作区是为幼儿提供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的区域。

        但小班我们的生活教育不局限于一个区域里,而是营造生活场景,提供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材料,把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都放在各个区域里,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台签、网格记录活动过程、拧瓶盖)

        一间教室对孩子而言,既是身体的居所,也是心灵的安放之处。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儿童在面对环境的时候,不是一种静态的观望,而应是一种动态的可游。

        追求“自然性”与“教育性”是环境创设中最核心的思考。真实的材料、学习的留痕、课程的体现,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和回归儿童,让环创与老师和孩子们建立起真诚的联结。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