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粤”见新课堂,非你莫“蜀”—成都八中跟岗学习篇

雷州市第二中学
创建于2024-10-01
阅读 3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骨干培训跟岗学习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成都八中。

上午篇

参观校园

学校党委副书记为我们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李冬捷老师《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示范课

认真听课的学员们

有序进行实验的同学们

00:13
00:18

学员感悟

李冬捷老师的《分子和原子》这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节课的导入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激起:学生能闻到清新剂的香味,却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把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提出来了。

第二,对分子特征之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知识点的提出,运用了非常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滴水里面的水分子的数目惊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分子体积的微小。

第三,李老师让大家自主设计了如何改进分子运动的装置,让同学们参与讨论并画出草图,并让同学们分析实验方案的优点及缺点,最后让同学们选择最优点进行实验验证。

第四,整节课李冬捷老师用了多次实验操作,演示实验,课堂节奏把握很好,提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活力满满的大课间

00:19
00:22

魏刚静老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示范课

00:09
00:12
00:06

学员感悟

 魏老师面带微笑,以亲切的语言,循循善诱,通过复习双线桥法,巩固、补充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引出问题:核心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的角度,预测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具有什么性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二:以过氧化氢为例探究研究物质的性质。教学实施过程魏老师善于运用语言技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同时,魏老师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评,并及时提供物质性质的信息。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辩证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

         演示实验过程中,魏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后根据宏观现象分析微观物质变化,从化合价视角推测产物。练习是以生活中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为例,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节课下来,魏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准确设疑,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感谢魏老师![玫瑰][玫瑰][玫瑰]

下午篇

姚岚曦老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讲座

校园一角

在这个金秋时节里,我们能一起到优秀的学府共享课堂的学习大餐,倍感荣幸。在今天的学习中,每一位学员都带着空瓶子而来,满载而归,丰富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知,对职业规划的清晰的定位。点燃了每个学员心中对教育的一把火!

文字:第4组

摄影:第4组

初审:陆丽萍

终审:彭兰贞 谭高亮

阅读 3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