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社教学计划之第六讲及北岳122 学员作业汇总

BaoChen於 辽宁·铁岭
创建于09-13
阅读 25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第六次作业

按照下列诗谱和命题写二首或四首五、七言绝律:

1.五绝·致自己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此题是写你最想对自己说的自励的话。

2.七绝·题目自拟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五律·题目自拟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七律·小学教师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此题要突出小学教师在育人启智中基础性的特点,防止全是写教师的共性的话,甚至把写大学教授的话用在小学教师身上。比如“育栋梁”、“伴帅才”……小学阶段出不了栋梁、帅才。启蒙打基础的话可以写。

要求:

1.认真审题、选题,合理谋篇布局。主题应按首句(联)起、二句(联)承、三句(联)转、四句(联)合的原则贯穿始终。

2.严格依谱创作,用平水韵,拒绝“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写法。

3.五、七言绝句至少有一联要对仗工整;五、七言律诗中二联要对仗工整。

4.不犯挤韵、撞韵、连韵、复韵、合掌、四平头、摞眼、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不出现无规律的重字和成语。

5.不造词凑韵,诗句通顺流畅。

6.认真检测。

结束语:

这讲介绍了工对对仗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工对诗例,加深对工对创作技巧的领悟;从五个角度浅析了如何正确判断入诗后字、词的词性。下一讲研习和诗的依韵、步韵、分韵和创作要点。

注:因涉及版权问题,讲义中的诗例除史上名篇外,都用我的作品,难免不规范,仅供参考。

          谢谢大家!

                               周崇明

               2022.5.11再稿

山水诗社北岳122分社

第六次作业汇总

学员名单(人):

李德军、于宝忱、蒋海芹、王玉山、陈玉兰、翟秀玲、胡英、吴志忠、甄俊杰、杨文华、李亚鸣、

老师名单:

胡英、孟庆华 、李德军、陈玉兰。

作业指导:

国风、李德军、海宽、陈玉兰。

总编审:   李德军   

制作:   于宝忱

李德军

1. 五绝·致自己

生平承礼乐,岁月写诗章。

淡雅敲棋案,幽闲把酒觞。

2. 七绝·处暑

一夜秋风暑气凉,

清晨绿野露华装。

田畴稻谷波翻滾,

巷陌村农曲荡飏。

3. 五律· 垂钓

八月和风日,闲情嫩水边。

葳蕤花献媚,烂漫草争妍。

碧柳纤纤舞,黄鹂楚楚旋。

壶中新玉液,醉里钓陶然。

4. 七律· 小学老师

书坛圣殿百花香,

启教征途笔砚忙。

一抺烟霞侵墨沼,

千斤粉沫漫黉堂。

青丝岁月风尘染,

赤汗人生道德扬。

捧出丹心陪稚子,

栽来玉蕊遍芬芳。

于宝忱

1. 五绝·致自己(上平十一真)

平生行路远,半世看家贫。

不畏风霜苦,皆怜岁月陈。

2.七绝·观景(下平八庚)

丹霞紫陌探花琼,

碧水青山映眼明。

瀑挂珠帘云舞妙,

欢心定格景中情。

3.五律·家乡(下平十一尤)

碧水村中淌,岑山入眼眸。

炊烟升紫润,夕照唤青柔。

燕舞繁花笑,蛙鸣荷叶浮。

乡情浓似墨,醉卧梦悠悠。

4.七律·小学教师(下平六麻)

晨光日照映窗纱,

小学宗师步健嘉。

黑板为田耕智慧,

书堂奋笔耀中华。

通灵解惑天文觅,

授业专攻数理夸。

不羡王孙名利诱,

唯求第子壮元拿。

蒋海芹

1.五绝·致自己

平常心处事,上善意为人。

尽享悠闲日,安居自在身。

2.七绝·戏题吸烟

闲来点起一支烟,

只爱中华不爱钱。

闭目驰心游世界,

吞云吐雾赛神仙。

3.五律·诗话日常

兴起邀诗友,闲游话日常。

临街观柳色,落座品茶香。

案上寻佳句,厨边煮热汤。

平安无挂碍,便是好时光。

4.七律·小学教师

辛勤立教不辞劳,

启智开蒙点墨毫。

汗落成肥催幼树,

风来化雨润新桃。

神鞭指向三山路,

笔杆磨光两刃刀。

夜夜更深人未睡,

书台垒起九层高。

王玉山

1.五绝·致自己(一先)

诗词文美妙,格律韵清鲜。

国粹余生梦,三更笔墨篇。

2. 五律·乡情(二冬)

故地喜相逢,称名忆旧容。

乡音今未改,口齿日疏松。

痛饮三杯酒,交谈数刻钟。

人生思念苦,网上友情浓。

3. 七绝·雨霁山村(十一尤)

山溪缓缓绕村头,

碧草青青放牧牛。

夏日花开蜂蝶舞,

乡居雨霁画中留。

4. 七律·小学老师(七阳)

耕耘岁月李桃香,

培养雏鹰展翅翔。

祖国迎来花蕾艳,

园丁奉献寸心强。

千秋大业求才隽,

万姓儿童聚学堂。

启迪人生修美德,

贤师蜡烛放辉光。

陈玉兰

1. 五绝·致自已

迎朝吟韵律,度晚醉诗篇。

琐事随风净,珠光映日仙。

2.七绝•赞北岳(下平五歌)

阳光作笔赋词婆,

碧宇成诗讲律哥。

北岳师生书锦绣,

东方晓梦颂山河。

3、五律·游崂山(下平十一尤)

远眺山连岛,平观水绕洲。

东林岩石屹,北岭白云悠。

下榻瞧峰立,听涛望瀑流。

欢声人海笑,瑞气逸风游。

4、七律•小学教师(上平十三元)

阳光雨露洒香园,

碧宇星辰赏浩繁。

笔下传经仁爱秀,

书中解语古今言。

桃花绽锦枝头茂,

杏树临风叶底煊。

未倦先生金榜志,

堪求弟子玉龙元。

翟秀玲

1、五绝•致自己(下平七阳)

清风明月伴,碧水暮烟凉。

韵律填诗句,花笺著锦章。

2、七绝•秋天的田野(下平一先)

秋高气爽碧莹天,

好友相邀赏谷田。

稻穗金黄迎远客,

溪云水白送流年。

3、五律•秋色(下平七阳)

彩色斑斓季,清风满袖凉。

抬头观雀影,入眼览秋光。

雁阵晴空唳,东篱紫菊芳。

田园呈锦绣,硕果又飘香。

4、七律•小学教师(下平七阳)

初升旭日照楼房,

步履轻盈进课堂。

教室耕耘迷惑解,

甘霖播撒答疑忙。

园丁汗水浇花朵,

稚子冰心汲墨香。

细语温声谈美德,

真情投入送芬芳。

胡英(辽宁)

1.五绝·致自己

幽情寻媚景,雅意写华章。

落雨听禅慧,临风舞墨香。

2.七绝·惠山古镇

繁华古镇月光银,

秀异朱门墨迹真。

老舍茶楼烹淡雅,

幽桥镜影赏清纯。

3.五律·秋蝶

忍看清秋冷,凉风凛袖频。

犹怜花逐水,尚忆梦游春。

振羽华园绕,闻芯艳蕊亲。

柔情丛细语,雅意醉芳邻。

4.七律·小学教师

黉门朗逸笔飞扬,

不悔人生鬓染霜。

唤雨滋春花秀媚,

邀风展卷画幽香。

晨清絮语三分色,

夜静批文一缕光。

启智开蒙心景阔,

无私奉献激情昂。

吴志忠(河南)

1.五绝·致自己(下平七阳)

南宫研律海,北岳学诗章。

待拾儿时梦,增添老态狂。

2.七绝·白露(下平七阳)

风吹桂子满枝黄,

雨润榴花数朵香。

菊蕊秋催奔白露,

梅苞腊尽拜清霜。

3.五律·夏秋之交(下平七阳)

夏去犹存热,秋来不见凉。

苗生依雨露,菽发靠骄阳。

水稻弯腰笑,芝麻挺直昂。

人民添喜悦,硕果满归仓。

4.七律·小学教师(上平十一真)

扶苗十载苦含辛,

植树千秋学圣人。

大厦参天基础固,

芳园得雨理论新。

常依黑板推加减,

细说书文解问询。

淡薄功名添雅志,

清廉岁月献终身。

甄俊杰(黑龙江)

1.五绝·致自己(上平十灰)

青山常作客,白首独登台。

岁月随风去,诗书入梦来。

2.七绝·白露(下平七阳)

清江白露夜微凉,

老树秋山叶渐黄。

月照孤舟星影渺,

风吹两岸水声长。

3.五律·月夜中秋(下平一先)

月满中秋夜,星辉万里天。

金风搖玉露,圣水绕甘泉。

溢彩丹枫锦,飘香桂子妍。

他乡邀北斗,此夕醉南川。

4.七律·小学教师(下平七阳)

珍函翰墨写风霜,

妙笔丹青绘画廊。

德赋高轩桃李胜,

身居陋室杏坛芳。

挥毫解惑晨初照,

秉烛耕耘夜未央。

老树盘根坚屹立,

雏鹰展翅劲翱翔。

杨文华

1.五绝•致自己(下平一先)

流年存若梦,往事过如烟。

跌宕人生路,疏狂逆旅篇。

2.七绝•入山水诗社感怀(上平十三元)

先生引路入黉门,

弟子求诗伴夜昏。

有幸聆音高士著,

无惭落帽导师恩。

3.五律·光阴(下平十二侵)

一岁春光远,三秋草木深。

忠言皆逆耳,世事半随心。

过隙红尘路,藏荫绿野林。

回眸留裁锦,举目待赐箴。

4.七律•小学教师(上平十五删)

灰尘粉墨改朱颜,

岁月功名若等闲。

逐志清流方寸地,

终身旧院两三间。

无声细雨滋新树,

有梦孤灯照远山。

授业传书明至理,

经年载笔一生艰。

李亚鸣

1.五绝·致自己

寒霜埋鬓角,坎坷走乾坤。

梦里风流汉,凡间倜傥魂。

2.七绝·千岛湖

重波潋滟彩桥弯,

叠嶂苍茫翠鸟还。

百舸来回裁暮色,

群礁出没逗秋颜。

3.五律·黄山

翰墨浮仙界,丹青溢画池。

千峰升妙态,万壑造玄姿。

日落霞光照,云腾玉气随。

黄山惊四海,赏客叹来迟。 

4.七律·小学教师

晨曦未露已辛奔,

照护儿童入校园。

阔识循循修品质,

增知娓娓启灵根。

冰心谱写栽培曲,

饱墨留臧哺育魂。

夜幕来临身倦返,

胸怀蜜饯意更掀。

《山水诗社教学计划之第六讲》

 格律诗的对仗

唐经典全格五、七言绝律的创作规矩多,涉及的格律基础知识和理论丰富,特别是对仗技巧的运用加大了创作的难度。能否写出中二联对仗工整的五、七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衡量一个人会不会写格律诗乃至词曲联的基本要求和标志。

由于对对仗特别是工对对仗技巧的研习不够,许多人只会用浅层次宽对的办法写五、七律

为过好对仗特别是工对对仗关,诗社决定再把对仗中的工对技巧作专门的一讲进一步研习。 

但也只是对工对对仗技巧中较简单的同一联前后句句式结构要一致、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词平仄要相反、词性要相同、词组结构要一致三个方面再作些介绍。

讲义编写:周崇明

讲义来源:我根据施向东的《诗词格律初阶》、王步高的《诗词格律与写作》 、王力的《诗词格律》,参考徐晋如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结合我研习格律诗词曲的体会整理而成。

文字校对:孙红珊 韩义芳

一.对仗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一)对仗的由来

王步高先生语:“对仗”的叫法来源于秦始皇设立的皇宫卫队。皇宫卫队的行列叫“仗”,似今天的“仪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两两相对的句子就叫对仗。

他还指出:讲究平仄的对偶称为对仗。严格讲既讲究平仄相对(反),又讲究词性相同、词义相类的对偶在律诗中称对仗;词曲中的对仗许多是对偶,只是沿用了诗中的称谓。

(二)对仗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施向东先生说:格律诗的对仗,不仅在字词、句式、修辞等方面,而且在音律等方面,都有许多讲究。跟骈体文中的对仗不同,格律诗的对仗不仅要求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字数相同,句式相同,相应位置上的字词词类相同、意义相类,而且平仄必须相对(反)。

即同一联前后句相应位置上若用单字,两个字的词性要相同,平仄要相反;若用词组,两个词组的词性、词组结构要相同,平仄要相反。

这就是说格律诗对仗的含义,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同一联的结构相同。     

一是前后句的字数相同;二是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三是前后句的句式结构要一致。

2.词性相同的单字与单字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虚词对虚词。

3.词性和结构相同的词组对词组。即在词性相同的前提下: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并列词组对并列词组;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

史上名家,为更好的表达眼景胸臆,会对对仗的这种要求有所突破。在意境、意界高深精美的情况下,五言绝律的律句有三、四个字对仗,七言绝律的律句有五、六个字对仗,也被视为对仗工整的佳作而流传千古。

初学者应严格按照对仗含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写律诗。

二、工对的主要特点

王步高先生说:对仗得特别工整的叫工对。其要求是:句式结构完全一致;相应位置上的字词不仅词性相同,而且义类相同。   

施向东先生语:所谓“工对”,指出句跟对句的句式结构完全一致,相应位置上的字词不仅词类相同,而且义类一致。按王步高施向东先生的解释,完全符合格律诗对仗含义三个方面基本要求的对仗叫工对。 工对包括七个要素。即同一联:前后句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一致、节奏相同、平仄相反、意义相关、文字相异(无重字)。

三.工对诗例分析

 1.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颔联工对:

“山”对“江”,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随”对“入”,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平”对“大”、都是形容词的单字对单字;“野”对“荒”,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尽”对“流”,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

          颈联工对:

“月”对“云”,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下”对“生”、“飞”对“结”,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天”对“海”、“镜”对“楼”,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

对颈联的分析,关键要弄清楚“月下飞天镜”中的“月”即“天镜”。乌云从海面生发、升起,到诗人看那一刻,月亮好像突然从高天飞落下来似一面圆圆的镜子一样悬挂在海面上空。理解了这个动态过程的画面感,“下”就不是方位性名词“下面”,而是乌云在上升,形成月亮像从高天飞落下来一样的“下”(动词)。如果“下”是名词,就等于月亮下还飞着一个圆圆的月亮(天镜)。这不合情理。有人说天镜是像镜子一样的天空。这更不合情合理。天空怎么会在月亮下面呢?这句简单讲就是:月亮从上升的云层中飞落下来,就像一面圆圆的镜子悬挂在海面上空。是云的上升,形成月有“下”的感觉。

      中二联句式结构: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颔联前后句都是221结构,按尾三字连读的通则,也可视为23句式结构;颈联前后句都是212句式结构;两联句式结构有区别。

2.五绝·致自己(周崇明)

平常心就好,坦率话才真。

义结忠诚士,情凝实在人。

          首联工对:

“平常”对“坦率”,形容词组相对;“心”对“话”,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就”对“才”,都是副词的单字对单字;“好”对“真“,都是形容词的单字对单字。

          尾联工对:

“义”对“情”,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结”对“凝”,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忠诚”对“实在”,形容词组相对;“士”对“人”,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

          首联句式结构:

平常/心/就好,

坦率/话/才真。

前后句都是212句式结构,也可视为32句式。

          尾联句式结构:

义结/忠诚/士,

情凝/实在/人。

前后句都是221句式,也可视为23句式。首尾两联句式结构有区别。

3.七绝·秋离西安至成都(周崇明)

秋风劲颂染秦山,

雁阵欢飞过灞湾。

夜雨巴声添景致,

川街蜀巷靓人寰。

首联工对:

“秋风”对“雁阵”,名词词组相对;“劲”对“欢”,都是形容词的单字对单字;“颂”对“飞”、“染”对“过”,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字:“秦”对“灞”、“山”对“湾”,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尾联工对:

“夜”对“川”、“雨”对“街”、“巴”对“蜀”、“声”对“巷”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添”对“靓”,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景致”对“人寰”,名词词组相对。

首联句式结构:

秋风劲/颂染/秦山,

雁阵欢/飞过/灞湾。

前后句都是322句式结构。

    尾联句式结构:

夜雨/巴山/添/景致,

川街/蜀巷/靓/人寰。

前后句都是2212句式结构。

   也可看作:

夜雨/巴山/添景致,

川街/蜀巷/靓人寰。

前后句都是223结构,典型的尾三字连读的七言律句。

首尾两联的句式结构有区别。

4. 七律·夏雨

(周崇明)

蔽日/遮天/淹没/路,

滋秧/润菜/绽开/荷。

姑娘/打伞/裙/粘腿,

伙子/推车/脚/踏波。

燕躲/巢中/高兴/唱,

鸡蹲/树上/悄声/和。

家乡/旱象/终/随水,

月夜/山村/又/对歌。

           2023.6.19

这首即景诗四联均工对:

首联“滋”对“蔽”、“润”对“遮”均为动词相对;“秧”对“日”、“菜”对“天”、“荷”对“路”均为名词相对;“绽开”对“淹没”动词词组相对。

颔联“伙子”对“姑娘”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相对;“推车”对“打伞”,单字组合的类似动宾结构词组的词语相对;“脚”对“裙”,名词相对;“踏波”对“粘水”,单字组合的类似动宾结构词组的词语相对。

颈  联、“鸡”对“燕”、“树”对“巢”、“上”对“中”均为名对;“蹲”对“躲”、“和”对“唱”动词相对;“悄声”对“高兴”,形容词相对。联“月夜”对“家乡”、“山村”对“旱象”,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相对;“又”对“终”,副词相对;“对”对“随”,动词相对;“歌”对“水”,名词相对,也可看作“对歌”对“随水”。

从标“/”形成的句读节奏中可知:每一联前后句的句式结构是一致的;中二联的句式结构是有区别的。

5.七律·小学教师(周崇明)

青春化雨育新苗,鬓发凝霜映九霄。

引导灵魂灵作炬,传承智慧智为桥。

人生苦短千秋叹,学校良优万众挑。

乐住山村童趣在,观花赏月把朋邀。

        首联工对:

“青春”对“鬓发”,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相对;“化”对“凝”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雨”对“霜”,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育”对”映”,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新苗”对“九霄”,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相对。

          颔联工对:

“引导”对“传承”,动词词组相对;“灵魂”对“智慧”,名词词组相对;“灵”对“智”,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作”对“为”,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炬”对“桥”,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

       颈联工对:

“人生”对“学校”,名词词组相对;“苦”对“良”、“短”对“优”,都是形容词的单字对单字;“千秋”对“万众”,名词词组相对;“叹”对“挑”,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

       颔联句式结构:

引导/灵魂/灵/作炬,

传承/智慧/智/为桥。

前后句都是2212句式结构。

        颈联句式结构:

人生/苦短/千秋/叹。

学校/良优/万众/挑。

前后句都是2221句式结构。

颔联和颈联的句式结构有区别。

6.五律·情趣

(周崇明)

夕拾朝花趣,窗含晓月情。

听风心静寂,望水性坚贞。

战胜艰难境,离开苦恼城。

乘槎江海路,浪里去浮名。

       首联工对:

“夕”对“窗”,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拾”对“含”,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朝”对“晓”、“花”对“月”、“趣”对“情”,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平仄都相反。

       颔联工对:

“听”对“望”,都是动词的单字对单字;“风”对“水”、“心”对“性“,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静寂”对“坚贞”,形容词组相对。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词平仄都相反。

         颈联工对:

“战胜”对“离开”,动词词组相对;“艰难”对“苦恼”,形容词组相对;“境”对“城”,都是名词的单字对单字。

颔联前后句句式都是212结构:

听风/心/静寂,

望水/性/坚贞。

颈联前后句句式都是221结构:

战胜/艰难/境,

离开/苦恼/城。

中二联句式有区别。

上述分析特意从词性相同的单字对单字,词性和词组结构相同的词组对词组的角度入手。目的是想说明,写对仗工整的五、七言绝律,最好的用字、用词办法是:同一联前后句相应位置上词性相同的单字对单字;或者词性、词组结构相同的词组对词组。不宜前句用两个单字组合的词语,后句相应位置上却用一个双音节词组。这样用字、用词是很难形成对仗工整的对仗联的。

山水诗社第六次作业

蒋海芹/北岳 122

1.五绝·致自己

平常心处事,上善意为人。

尽享悠闲日,安居自在身。

2.七绝·戏题吸烟

闲来点起一支烟,只爱中华不爱钱。

闭目驰心游世界,吞云吐雾赛神仙。

3.五律·诗话日常

兴起邀诗友,闲游话日常。

临街观柳色,落座品茶香。

案上寻佳句,厨边煮热汤。

平安无挂碍,便是好时光。

4.七律·小学教师

辛勤立教不辞劳,启智开蒙点墨毫。

汗落成肥催幼树,风来化雨润新桃。

神鞭指向三山路,笔杆磨光两刃刀。

夜夜更深人未睡,书台垒起九层高。

山水诗社第六次作业

王玉山/北岳122

(1)五绝·致自己(一先)

诗词文美妙,格律韵清鲜。

国粹余生梦,三更笔墨篇。

(2)五律·乡情(二冬)

故地喜相逢,称名忆旧容。

乡音今未改,口齿日疏松。

痛饮三杯酒,交谈数刻钟。

人生思念苦,网上友情浓。

(3)七绝·雨霁山村(十一尤)

山溪缓缓绕村头,碧草青青放牧牛。

夏日花开蜂蝶舞,乡居雨霁画中留。

(4)七绝·小学老师(七阳)

耕耘岁月李桃香,培养雏鹰展翅翔。

祖国迎来花蕾艳,园丁奉献寸心强。

千秋大业求才隽,万姓儿童聚学堂。

启迪人生修美德,贤师蜡烛放辉光。

四.努力提高判断所选用的字和词组入诗后所呈现的词性的能力

工对对仗的关键是同一联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词的词性、词组结构要一致。而很多字、有的词组入诗后在新的语境中会呈现不同的词性,词组结构会改变。因此,正确判断入诗的一至三个字是单字还是词组?入诗后是什么词性?是严重影响和制约所写的律诗合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综合学习、领悟,逐步提高的过程。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练习、提高:

一是常看汉语字典或辞海,熟悉常用字的含义和每个字的词性。为判断所用的字入诗后会呈现什么词性奠定基础。比如:

 “书”字,一般来说不是名词就是动词。在“将军下马草军书”中,是名词,作宾语用;在“晨书锦字寄亲人”中,是动词,作谓语,写的意思;在“上万言书”中,是名词;在“书就千言”中,是动词。

“梦”字,一般也是名词或动词。在“梦见爹娘”中,是动词,做梦的意思;在“华夏复兴梦”中,是名词。   

“草”字,在“草地长红花”中,是名词;在“行为莫草率”中,是形容词。

“干”字,在“干事情应该踏实”中,是动词,仄韵;在“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中,是形容词,平声。

 “渡”字具有名词、动词的属性。在“瓜洲渡”中呈现名词属性,渡口的意思;在“千帆竞渡”中呈现动词属性。 “娇”字有三种词性,在“江山如此多娇”中,呈现形容词属性,美好的意思;在“娇纵”“娇生惯养”中呈现动词属性;在“金屋藏娇”中呈现名词属性,美女的意思。

不少字都具有二至三种词性。先在字典、辞海中弄清这个字有哪几种词性?尽管进入各人诗后在新的语境中,许多字会呈现出不同的词性。但是,在同一首诗中,任何一个字都只会呈现其固有词性中的一种词性。只是入诗后位置不同,作用不同,会呈现其中哪种词性?需要仔细分析判断。

二是常看汉语词典或辞海。熟悉常用的由二至三个字构成的词组的词性及其词组结构,了解这个词组是动词还是名词?或形容词?是动宾词组,还是主谓词组?如果是名词,是并列词组还是偏正词组?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后,再牢记大多数词组入诗后不像单字那样会呈现几种词性。比如偏正结构的名词“清风”,不管进入谁的诗,仍然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只要在相应位置上选一个也是偏正结构,但平仄相反的名词词组“翠竹”或者“绿地”之类,就能对仗工整了。又比如“登山”这个动宾词组,入诗后仍然只会是动宾词组。只要在相应位置上选一个也是动宾词组,但平仄相反的“抗旱”或“扫地”之类的词组,就能形成工对。再比如“闲谈”这个双音节动词词组,入诗后一般也是改变不了动词属性的。只要在相应位置上选择一个也是双音节动词,但平仄相反的“畅想”、“智取”或者“痛骂”、“痛哭”之类的动词,也就工对了。当然,前提是所选择的词组要能诠释自己的眼景胸臆。

词组入诗后词性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而是不是词组?是什么词组?必须常看词典或辞海,才能明白。

需要说明的是:词组只能以词典或辞海中有的为准。网络上的语言很多是口语,不能作词组用。

一些网语、口语在社会上流传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收编进词典或辞海中。没有收编前不能作词组入律诗。只有被收编进词典后才能作词组用。今天的词组就是前人的口语被世人认可、收编进词典、辞海才得到公认的。

许多人把网络上的,生活中的口语当成词组用是造成不对仗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人喜欢去网上查“对仗词语”“对仗字”。却不知道那些字是在先设定只有一种词性的前提下才是对仗关系的。也不知道那些字和所谓的“词组”入诗后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呈现不同的词性。这更是造成写出的诗不对仗的主要原因。

三是熟悉350个平仄声通用字

我一再推荐《简明平水韵查询手册》一书。书中251页至352页,江信昌先生详细介绍了350个平仄声通用字。仔细分析了每个字的几种词性及其在不同的语境中平仄变化的情况。

这350个平仄声通用字,多数都是常用字。每个字都有二至三种词性。了解了这些字具有的词性,再把握一条原则:任何一个字进入各人诗中后,在新的语境中虽然会呈现不同的词性,但是,不管呈现什么词性,都只能是这个字所固有的几种词性中的一种。熟悉掌握了这个原则,就容易判断这些字进入自己诗中的词性了。

熟悉了这350个既是常用的又具有几种词性的平仄声通用字,还可以避免因误用而造成平仄失律。

四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常用常见的文字修饰方法(略)。

五是要弄清古人在词的分类上与今人是有区别的。

有人说史上名篇中对仗工整的诗句多有不是词组与词组对仗或词性不同的字也对仗的情况。表面上看是有这样的诗例。原因,正如施向东先生所说:“古人对词的分类,跟今人不完全相同。诗歌的对仗中,对动词、形容词的分类比较粗疏,而对名词的分类却很细致。”古人把名词分为十九类(他们也很少按此分类用),而形容词和动词又往往分得比较粗疏。有的甚至几乎把动词与形容词等同使用。这就留给今人太多的难解不解之谜。

我们今天只能以字典、辞海的解释来判断一个字的词性;以词典辞海的解释来判断是不是词组?是什么词性的词组。

这点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就无法写好合格的律诗了。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字入诗后是什么词性应把握三点:

一是平时多看汉语字典或辞海,弄清楚每个常用字有哪几种词性。

二是牢记每个字进入各人诗中后,在新的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词性。但是,在同一首诗中一个字只会呈现这个字所固有的几种词性中的一种词性。

三是仔细分析一个具有几种词性的字在一首诗中会呈现哪一种词性。     

把握住这三点,就能正确判断一个字入诗后的词性了。

词组入诗后词性一般不会改变。难就难在先要弄清楚所用的由二、三个字组成的日常用语、网语是不是词组?是什么词组?这只能以词典或辞海为准。凡是词典或辞海中没有的日常用语、网语,不宜当作词组用。否则就无法正确判断律诗的对仗了。

附件

为什么说网络上的“对仗词语”不宜轻易用于律诗的对仗?

一.下面是源于网络的资料

   【常用虚词】

虚词是很多人的弱向,大家看看这个,希望有所帮助。

    (常用虚字对)

但觉-何曾 (仄仄-平平)

只为-岂因 (仄仄-仄平)

已是-况值(仄仄-仄仄)

只知-谁道 (仄平-平仄)

何似-未忍 (平仄-仄仄)

有愿-无缘(仄仄-平平)

漫道-岂缘 (仄仄-仄平)

似闻-恐是 (仄平-仄仄)

莫道-只缘(仄仄-仄平)

几度-也曾 (仄仄-仄平)

尚想-徒怜 (仄仄-平平)

岂闻-始信(仄平-仄仄)

忽逢-顿觉 (平平-仄仄)

但见-焉知 (仄仄-平平)

自是-何须(仄仄-平平)

誓欲-休将 (仄仄-平平)

犹自-何曾 (平仄-平平)

慢嗟-且喜(仄平-仄仄)

未必-难为 (仄仄-平平)

但得-何须 (仄仄-平平)

几处-谁家(仄仄-平平)

几日-一番 (仄仄-仄平)

幸有-不须 (仄仄-仄平)

任是-也应(仄仄-仄平)

尚有-应怜 (仄仄-平平)

莫向-何妨 (仄仄-平平)

那知-从此(仄平-平仄)

时有-更无 (平仄-仄平)

何处-此间 (平仄-仄平)

权借-欲凭(平仄-仄平)

      (常用虚实对)

一自-终教 (仄仄-平仄)

一去-独留 (仄仄-仄平)

一从-几度(仄平-仄仄)

任是-不随 (仄仄-仄平)

徒令-终见 (平仄-平仄)

但得-即是(仄仄-仄仄)

可知-足资 (仄平-仄平)

既定-笃信 (仄仄-仄仄)

谁将-铺就(平平-仄仄)

似听-几度 (仄平-仄仄)

幸有-但无 (仄仄-仄平)

不因-那得(仄平-仄仄)

谁知-又到 (平平-仄仄)

莫道-自有 (仄仄-仄仄)

但期-愧然(仄平-仄平)

安得-招来 (平仄-平平)

但见-不知 (仄仄-仄平)

肯于-不堪(仄平-仄平)

昔曾-自可 (仄平-仄仄)

纵是-从知 (仄仄-平平)

每羡-定看(仄仄-仄仄)

莫为-合将 (仄中-仄平)

若非-会向 (仄平-仄仄)

似闻-恐是(仄平-仄仄)

自顾-空知 (仄仄-平平)

试问-别意 (仄仄-仄仄)

安能-愿否(平平-仄仄)

        

说明:

上述资料括号中的平仄,是我标注的。

二. 下面对此资料作简单的分析:

(一).对仗的基本原则

1.格律诗中相应位置上能构成对仗的字词只能:平仄相反;单字对单字,词组对词组;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

2.词、曲、联、赋中的“对”,许多是对隅,可以平、上、去、入互对。既可以平对上去入;也可以上去入互对。即可以平对平、仄对仄。

3.元曲中明确要求工对的前后句,相应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词性必须相同。尾三字有的还明确要求“上去平”,或者“平去上”。

(二).此资料的情况

1.相对的两个字,有的是词组,有的不是词组而是两个单字组合起来的词语,属于“造词”。这在律诗中只能构成宽对,不能形成工对。

2.相对的两个字,有的是仄仄对仄仄、平平对平平。这在律诗中是犯忌;在词曲联赋中一般来说可行。

3.相对的两个字,有的是仄平,有的是平仄。用于律诗可能会失律;用于词、曲、联、赋,也可能造成失律或节奏点上的字不对偶;若用在元曲的句尾,可能不符合“去上”或“上去”的要求。

4.“常用虚实对”是什么概念?字面意思是虚词对实词。且不说那些虚词实词的划分是否正确?仅仅“虚实对”-虚词对实词的说法,就不符合格律诗用词必须虚对虚、实对实的要求。

类似这样的一些网络上介绍的所谓“对仗”的东西,就不一一分析了。

综上所述,盲目的、不加分析的、死搬硬套的拿网络上的“对仗词语”来入律诗写对仗联,是不可行的;是造成律句平仄失律,造成五、七律中二联不工对,甚至不对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能图省事、“方便”,随意抄网上的东西入自己的诗词曲,误把自己弄成“网络诗人”-不讲平仄、不讲对仗、乱写格律诗的文字拼凑者。

                                周崇明

                           2023.5.9

阅读 25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