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图书馆阅读课第12期《亲爱的汉修先生》共读

图书馆阅读课
创建于09-30
阅读 10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

                             ——梅子涵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碧海校区的老师们在商定图书馆阅读课共读书目时,毫不犹豫地将《亲爱的汉修先生》选为三四年级图书馆阅读课本学期共读的首本书,就是因为它是这样的经典和杰作。

        书中的主人公鲍雷伊出场时,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男生,他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整封信只有两句话,署名还有一个错别字。

        小小年纪的鲍雷伊经历父母离异、转学、没有很多朋友、午餐经常被偷等种种烦恼,因此所产生的种种感受都是那么真实和真切。

         到了六年级,鲍雷伊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正是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他不但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

         作家在书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爱,也充满痛;既有意外的收获,又有必然的遗憾。鲍雷伊正是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与成长。

        这一期的图书馆阅读课,不仅同学读,还带动家长一起阅读,孩子们反馈不仅自己感动哭了,妈妈也读哭了。

         课前同学们借助阅读任务单,深入文本,感受鲍雷伊的烦恼,体会鲍雷伊成长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还挖到写作能力提升的宝藏。这是阅读“不是作文书,却胜过许多作文书”的额外收获。

        课堂上,同学们再次品读重要的章节与场景,小组合作讨论书中让鲍雷伊感受到被爱与被关注的人和事,汉修先生、法兰德林先生、凯蒂阿姨……同学们如数家珍般指出来他们带给鲍雷伊的帮助。尤其汉修先生这个形象,同学们品读出来他的爱心、耐心、智慧。

        阅读课重在教阅读的方法和策略,除了读出书本的内涵,还要读出书本形式上的特点。全书都以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通过鲍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信,将所有的人、事、物贯穿其间。带着同学细读目录以及书信数量的安排,同学们领悟随着鲍雷伊的成长与独立,他给汉修先生写信的数量越来越少,假装给汉修先生写信的日记数量越来越多。

        当同学看到鲍雷伊越来越独立,此时推荐课后阅读《再见了,汉修先生》也就顺理成章了。汉修先生陪伴和引导鲍雷伊走过波折与艰难,当鲍雷伊成长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信的大男孩时,也就到了该和汉修先生告别的时候了。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爱与痛中成长起来的鲍雷伊,何尝不是用生命来影响小读者的生命呢。

       虽然世界不完美,依然可以有成长,甚至可以有成就。


                               文/赵语清   照片/郭思明

阅读 10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