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至圣先师,传承中华文脉

—金融路小学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千人诵读活动

一二一
创建于2024-09-30
阅读 32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追思先贤,尊崇圣人,倡导仁礼,汲取千年不熄的孔子智慧之光,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我校举行了以“纪念至圣先师,传承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千人诵读纪念活动。

第一环节:主持开场

旭日初升,照亮书山漫漫路;金风送爽,吹开智慧绵绵花。

 墨香飘逸,学海泛舟乘风起;丹桂飘香,书山登顶志高扬。

当我们回顾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演进,总有一个身影在我们的视野中久久停驻。那个身影便是我们尊敬的先圣孔子。孔圣人将其深刻的思想精髓、高远的价值取向,贯注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财富。今天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我校师生举行“千人诵读”活动。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孔子承载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后世深远。

  中国人把孔子誉为“大成至圣先师”,每逢孔子诞辰,华夏儿女均会聚会,传统中国人都会举行隆重、庄严的祭孔典礼,纪念夫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普世价值”等,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

圣贤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思想道德,“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以“仁”为本,构建一个天下间和谐仁爱的文化家园。所谓君子重信方能维系人心。子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才会受人尊重。“信用”是一个人处世的前提,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须重诺守信,方能取信于人,双方才有可能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论语中的名言,不仅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更揭示了学习的本质——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提升自我,实现价值。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强调教育平等,为后世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主持人诵读

《论语》节选

00:18

第三环节:学生领诵

《论语》节选

第四环节:全体师生背诵

《论语》节选

00:14

  听着老师们的朗诵,仿佛沐浴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时代,接受着儒学思想的洗礼。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给我们讲述了儒家思想。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接受儒学的洗礼,好好学习,保持着一个赤诚的爱国之心,怀揣一个坚定不移的理想,成为中国新时期的"答卷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论语》,千古流传,万世师表。让我们重温先贤的智慧,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并薪火相传!

阅读 32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