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课前好习惯

奠定成长铺基石 

——积石山县友谊小学低年级常规教育促抓活动

满地樱花
创建于2024-09-30
阅读 26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关系,还直接体现在课前表现的那两分钟里,这是他们未来独立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为此,友谊小学在9月29日下午进行了低年级学生常规教育考评。

                         目的意义

       为了规范我校学生课前准备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一、二年级课堂常规综合素质展示评比活动。

                            培养策略

     日常生活技能:教育孩子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

     参与家务:鼓励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扫地、洗碗,培养责任感和劳动习惯。

     时间管理:教导孩子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规划自己的日程和活动。

                             评比形式

       评比内容包括入场面貌、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学生坐姿、小小解说员、读书姿势、写字姿势、举手发言、收发作业、下课问好等几个方面。

                             评比过程

评比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一二年级老师学习培训(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各种学习形式。开学第四周,在例会上,班子成员对一二年级教师宣讲学生课堂常规重要性与课堂常规评比办法,并形成共识。

(二)分班训练。各班按照 《小学生课堂常规评比细则》 对班级学生进行训练,达到规范、有序。

(三)评比展示。本次评比在一、二年级各班中进行,检查评比时,班主任或科任老师预设一个教学情景,在 5——8 分钟内依次对课堂常规各项内容进行展示。

(四) 评委根据评分细则对各班级打分,评出年级课堂常规表现优秀班级。








00:23
00:12
00:07
00:10
02:02

                            表彰奖励

                              总结活动

为了使学校班级课堂常规化,供全校教师学习效仿,严格要求低年级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学校统一商定方案,螺旋式管理评比,因为班主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先从低年级抓起,再渗透到中、高年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打下坚实的自理能力基础,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成为独立、自信的个体。

撰稿:李永琰

初审:包春兰 

终审:戚发兰

阅读 26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