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丹桂飘香,秋高气爽,我们即将迎来祖国母亲75周年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1️⃣居家安全
1.用电安全: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插座是否老化或损坏,不随意拉扯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
2.防火安全:确保家中燃气、电器使用安全,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明火,如蜡烛、蚊香等。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3.防盗安全:加强门窗锁具的安全性,外出时确保所有门窗紧闭,可安装监控设备以增强防范。
4.网络安全:教育孩子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防范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
5.急救知识:家长应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并备有急救包,包含常用医疗用品。
2️⃣外出安全
1.交通规划:选择正规交通工具,如需乘车,请务必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是生命带,它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2.行程信息: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行程安排,包括目的地、预计返回时间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
3.个人防护:携带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或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佩戴口罩,勤洗手。
4.应急准备:了解并熟悉沿途的加油站、休息区、医院等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防溺水安全
假期期间,请广大家长务必要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做到防溺水“六不”、“两会”、“四知道”。
“六不”: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会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学会相互提醒并劝阻,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知道”:知道孩子的去向、活动内容和范围、同伴以及回家的时间。
3️⃣交通安全
1.孩子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在马路上迂回穿行。不要突然横穿马路,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方可穿越马路。
2.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3.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边走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
4.骑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避免进入车辆盲区。
5.通过路口时遵照信号指示,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骑车逆行;不曲折S形行驶;不扶肩并行;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人群中骑车。
6.转弯时要伸手示意,注意观察,不要突然猛拐。
7.要乘坐正规出租车,不乘超载超员车辆,不乘坐没有营运资格的“黑车”。
8.在车辆停稳后上下车,上下车时避免与其他车辆、行人相撞。
9.不可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避免会车时被车辆或被路边的树枝、广告牌等擦伤、撞伤。
4️⃣饮食安全
1.食材选择:购买新鲜、无污染的食材,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烹饪卫生:烹饪前彻底清洗食材,烹饪过程中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营养均衡:合理安排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少吃油炸、高糖食品,保持营养均衡。
3.特殊饮食: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孩子,家长需特别留意食物成分,避免误食,并随身携带必要的抗过敏药物。
5️⃣网络安全
1.为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及时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防范孩子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2.教育孩子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要随意注册不熟悉的网站账号,不痴迷游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3.当前网络诈骗频发,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4.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6️⃣心理健康
1.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好时机,家长应该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2.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3.孩子在假期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应该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与父母交流;遇到困难时,也可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假期中,如果亲子沟通问题不顺畅,应保持充足的耐心,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用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为孩子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5.假期如需需求帮助,一方面可以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或者导师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学校及社会上心理教师的援助。
编辑:陈甜甜
初审:蒋富强
复审:高 丽
签发:张 灵 梁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