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防登革热•健康校园我行动

广州市白云区加禾小学
创建于2024-09-29
阅读 27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前气候变化莫测,高温与降雨中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蚊子也愈发猖狂,除了造成人体瘙痒难耐之外,更为严重的是蚊子会传播多种疾病,登革热便是其中一种。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登革热预防小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在人和伊蚊中持续循环传播;当雌性伊蚊叮咬感染者的血液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外潜伏期)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将病毒传给健康人群;部分感染者经过3~15天(内潜伏期)突然发病。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是伊蚊,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在我国,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广东俗称“花斑蚊”、“黑斑蚊”)叮咬传播。当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即将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

登革热的症状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第一招清积水

      1.及时清理家中、房前屋后以及阳台天台堆积的杂物和垃圾;保持排水沟渠畅通;倾倒闲置盆罐内的积水并将其倒置;贮水容器应加盖。

      2.水养植物要经常换水,并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彻底清理黏附在上面的蚊卵。在登革热的流行季节,建议水养植物改土培。

      3.饮水机水盘、花盆底托等积水应每3-5天清除1次,并彻底洗刷托盘。

第二招灭蚊虫

     1.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若使用蚊香,应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 

      2.喷酒杀虫气雾剂灭蚊前,先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酒完毕先关闭门窗0.5~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酒,不让婴幼儿接触。如不慎喷到皮肤,要及时清洗。 

      3.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可放养食蚊鱼,吃掉水中的虫卵和幼虫。

第三招防叮咬

      1.居家应安装防蚊纱将纱门、挂蚊帐。 

      2.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3.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或涂抹蚊虫驱避剂。

      4.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四、全校预防,我们在行动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式,为做好登革热疾病防控工作,维护全校师生健康安全,彻底清理蚊媒孳生地,避免蚊媒传染病感染和暴发风险,我校定期请专业人员到校进行“除四害”消杀工作,严格执行登革热病防控措施,防蚊灭蚊,清除积水,严防死守,不留盲区。

       我校特邀请鹤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健辉主任,于2024年9月29日上午为全校师生做校园登革热健康宣教及防控指南。

       各班级积极开展了“预防登革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围绕居家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社区联合学校开展的防控登革热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向学生和老师发放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就如何做好防蚊灭蚊相关措施,积极预防登革热等知识进行了讲解。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联边经济联合社监事长黎伟坚阿姨、鹤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健辉主任、尹边社区居委会吴毅明主任、彭上社区居委会何凤宜主任、彭西社区居委会卢敏健主任、我校黄副校长给在“携手共防登革热•健康校园我行动”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奖。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我们一起了解登革热的防控知识,做好防护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让我们共同携手,校家社联合,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阅读 27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