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孩子们也越来越早的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屏幕。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的视力保护,多了解科学用眼和护眼相关知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及时预防近视的发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de85a0eeb844b79b01e6eac6b0f67f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6ac21903f294936b9e36aa091da5401.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c4e203322b14cce9c0b97008329235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ef2629bc3b94180b2b2d6576288e402.png)
一、0-6岁是儿童视觉功能发育关键期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若此期间视力未正常发育,长大后将难以弥补。
二、预防近视从宝宝出生开始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儿童在1一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选视储备量。因此,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三、保证平衡膳食和充足睡眠
儿童要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少吃甜食和零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四、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儿童应避免或减少电子视频产品使用。学龄前儿童使用时间为每次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做到保护视力三个“20”法则,即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读书和握笔姿势做到三个“1”,即眼睛距离书本1尺,身体距离桌子边缘1拳,握笔时手指尖距离笔尖1寸。
五、增加户外阳光下活动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儿童应坚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
六、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
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避免强光直射眼部。近距离用眼时,要选择没有频闪、足够亮度、频谱宽的台灯,使用时也要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七、定期眼保健检查
儿童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等常见眼病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需定期检查。
八、关注儿童视物行为异常
家长若发现孩子眼睛有脓性分泌物、经常溢泪、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或瞳孔区发白等,幼儿有视物距离过近、瞳孔区发白、畏光、眼位偏斜或歪头视物、眼球震颤等,学龄前儿童有视物距离过近或眯眼、频繁揉眼、眼位偏斜或儿童自己表述眼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九、预防传染性眼病及眼外伤
要保持儿童眼部清洁卫生,教育和帮助儿童常洗手,不揉眼睛,不要带患有传染性眼病儿童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预防眼外伤,不让幼儿玩铅笔等尖锐物,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
十、科学就诊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儿童眼部或视力存在异常,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检验,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合力共筑近视“防护墙”。请广大家长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晴,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77f006f25124d9a8a9c94981dadbca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1545d996b2e403689308bc305d4ffe3.png)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赵雨晴
校对:李杨紫嫣
审核:刘红
终审:张艳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