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秋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幼儿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并加强预防,为充分发挥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育及引导作用,9月29日下午,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特邀请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生窦燕主任来园进行预防秋季传染病专题培训。中心幼儿园的执行园长、所有班主任、保健医及家长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活动。
活动部署会
活动开始前,在闫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了详实的活动部署会议。
本次活动由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安全主任张永超主持。
专题培训 提升意识
首先,窦燕主任为大家进行“秋季传染病预防”培训。窦主任通过课件展示,讲解了秋季常见传染病都有哪些,对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手足口等多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和卫生消毒规范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也鼓励家长朋友们要引导孩子勤洗手、保证充足睡眠、讲究个人卫生、室内常通风换气,鼓励他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家长们和老师们认真聆听,并及时做好学习记录,对各项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有了更深入了解。
幼教中心闫英主任做总结讲话
龙泉街道幼教中心主任闫英主任进行总结讲话,闫主任强调各班级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学习、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确保幼儿健康。
秋季常见传染病我知道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并常常伴随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手足口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中招。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颊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传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幼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成人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畏寒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危及生命。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上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秋季卫生保健小知识
科学的洗手方法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七步洗手法,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去人群拥挤,空气混浊的场所;有条件的可尽量接种相应疫苗。
加强运动 合理膳食 保证营养
坚持户外,多运动,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老师和家长对秋季各种传染病的认识,提高了预防能力。我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全园卫生保健的工作,丰富教育形式,加大卫生保健教育力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文编辑:孙芬芬
初审:崔然
复审:刘会
终审: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