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十月稻田,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前夕,开展了第二次线上读书活动。今天读书的内容为《威胁孩子“你不打他我就打你”对吗》、《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首先还是由我们家长代表进行线上朗读。
《游戏力》的作者说,对于那些受了欺负的孩子,如果情绪还没有调整好,即使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打回去,他们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更多的信心。那些本就内心温顺、性格腼腆的孩子,他们不敢也不愿意打别人。所以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拯救自己,带着自己脱离当下的境地。如果此刻父母要求他必须打回去,他的内心只会更加纠结和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懦弱无能,没有出息。
当下,我们不必在意孩子今天的学习是否满分,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当孩子被欺负了,他们首先需要的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和教育者,而是一个包容者和支持者。简单地教他“以暴制暴”或者放弃社交,都不是上策。这个时候,让孩子说出来比打回去重要,化解矛盾比发泄情绪重要。问问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的自信,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是父母应有的态度,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孩子4个月的时候,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孩子在两岁前,还没有自我意识,认不出自己的镜像。育儿专家认为,从孩子有自我意识起,父母就不应该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了。在他们看来,无论孩子多么年幼,都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诉说的机会。这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也能让孩子和父母更亲近。
让孩子自信的20个小方法(1) 1、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满怀期待地提出:“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玩” 。虽然你在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但你要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过去,好吗?” 如果你经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他会因为自己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 ,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一个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决定,会增添孩子的信心。
本期主持吴悠妈妈,美篇尹玟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