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优秀教育工作者王保满先进事迹

童年的家园
创建于2024-09-29
阅读 34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教育天地间,有一束微光,虽不璀璨夺目,却以持久的温暖和坚韧的力量,照亮了每一处角落。这束微光,便是旬阳市第一幼儿园优秀教育工作者——王保满,在教育之旅上砥砺前行了25载的默默耕耘者。他,1979年12月降临于世,1999年7月从安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了他与教育的不解之缘。同年,他被分配到构元镇中心学校,开启了农村小学教育的探索之旅。2001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身份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他在教育的海洋中积极进取。2012年9月,他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招转考入旬阳市第一幼儿园工作。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幼儿园,他的教育足迹如同跳跃的音符,奏响了多元而丰富的乐章。

一、新园建设:以信念铸就教育的钢铁长城。

2016年4月,他迎来了他教育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被抽调担任旬阳一幼新园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员。从这一刻起,他便从一名教师化身为“建园人”。在那长达600多个日夜的新园建设征程中,他舍小家为大家,认真履职,不负重托。他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坚毅与奉献,身孕的爱人没有陪伴过,孩子出生没有请假护理,年迈的父母也无暇照顾。然而,为了那片承载着无数孩子梦想的新园,他选择了坚守在施工现场。炽热的夏日,仿佛一座燃烧的火炉,气温飙升至40多度,工地宛如蒸笼一般,在滚烫的土地上穿梭不停,汗水如泉涌般湿透了他的衣衫,多次中暑的他,却只是轻轻抹去额头的汗珠,稍作休息后便又投身于紧张的建设工作之中。施工现场仿佛一个变幻莫测的战场,抗滑桩和基础桩如同神秘的暗礁,里面随时可能遇水垮塌、触及交织排污管道、涵洞等复杂情况。他没有丝毫退缩,他与施工团队、监理紧密合作,深入那充满挑战的工地深处。攀爬钢架、检查防护设施、测量桩深、核对图纸、检验钢筋、缓凝土浇筑、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他们常常与星月为伴,以工地为友,熬至大半夜,只为确保每一寸建筑坚固安全。主体、室内外粉刷、装修、附属等工程如同一个个艰难的关卡,他始终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请示、汇报、参加现场会,与各方深入探讨,用智慧和勇气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无解难题。2017年8月,一座崭新的幼儿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旬阳大地上崛起,无私的付出和奉献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大家见面称他为“王监理”。他所撰写的《投身一幼建设,争做新时代敬业先锋》一文,不仅仅是对那段艰苦建设岁月的记录,更是他敬业精神的一座丰碑,该文在园报发表后,又荣获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一等奖。

二、后勤保障:用双手编织校园的温馨港湾。

在绿色校园创建方面,他同样功不可没。每年的3.12植树节,他如同一位绿色使者,通过补种、移栽、培训等多种方式,督促花木养护单位精心呵护校园的每一抹绿色。让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茁壮成长,绿树成荫,营造出了美丽宜人的校园环境。

每年新学期开学前的暑期,他更是忙碌不停,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洗油烟机、保养厨房电器、更换饮水机滤芯、检测和清理地下管道、化粪池等工作,他亲力亲为,并做好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新学期开学各种设备正常运行。他还积极协助财务部门做好各种采购、维修手续、合同、清单、验收等资料的审核结算工作。对于幼儿园的各项临时性工作,如垃圾示范校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创卫、贫困幼儿资助等,他都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在他的积极配合下,2021年2月,幼儿园荣获“陕西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称号。当教师请假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到班级顶班。他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用耐心和爱心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他细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了班级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赞扬。多年来,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服务大家,为了校园的正常运转默默地出力、流汗。

三、安全防线:化身为校园安全的无畏卫士。

在安全管理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宛如一位英勇无畏的卫士。作为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面对1000多名幼儿的校园,他深知责任重于泰山。多年来,他始终将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将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心中,将安全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当校园中幼儿、教师出现突发情况时,他总是如同一位超级英雄,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他的反应迅速,处理问题有条不紊,给大家带来了安心与信任。在日常上、下学接送幼儿安全秩序维护管理方面,他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全面配合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安全。他积极参与园内房屋、周边、各种设施、玩具、网络信息等全方位的隐患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安全隐患。暑期、节假日的各种改造,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监管。他重点抓好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排雷专家,杜绝一切安全“盲点”问题。在他的不懈努力积极配合下,幼儿园于2018年顺利完成省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对于特种设备电梯的日常监督管理,他更是一丝不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特种设备电梯管理证》,为电梯的日常安全运行提供了专业保障。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他大力推行“三级管理”,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他如同一位消防安全的传教士,坚持做好消防重点部位如机房、厨房、配电房、泵房等的巡视巡查工作。他全面落实“日巡查”“周会商”“月调度”“月维保”“24小时”值班等工作制度,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他高度重视消防“四懂”“四会”“四个能力”“四到位”培训学习,以每年11.9日全国消防宣传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演练、消防“突击演练”、灭火等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也有效预防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幼儿园拍摄的消防演练视频在安康市“康全杯”安全竞赛中荣获优秀奖,幼儿园也因此成为旬阳市消防安全“达标示范校”,在安康市消防安全检查中获得一致好评。

四、爱心帮扶:以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灵之光。

他担任“青年党员突击队”队长以来,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幼儿园党支部“四源四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者。他积极参加支部“主题党日”开展的各项活动,多次走进锦绣社区、瑞莲小区、太极城森岭公园、学校周边等地,如同一位环保使者,开展清除“野广告”、白色污染等活动,他率先垂范,为净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带头落实开展留守儿童“五个一”帮扶关爱活动,与支部团队一起深入构元、郭家湾等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奉献爱心,帮助留守儿童家庭除黄姜草、搬玉米、割麦子、挖红薯等,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

2020年,武汉疫情突然爆发,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名勇敢的逆行者。走上街头劝导,积极参加教体系统鲁家台社区网格100多户摸排登记工作。为了做到精准摸排,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侦探,白天穿梭于楼上楼下、小街小巷,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宣传防疫抗疫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晚上,他还要整理各种资料,核对信息,及时上报。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还要冒着风险做核酸、贴封条、送物资、拉警戒、睡帐篷等。他结合疫情防控经历撰写的《抗疫一线党旗红,疫情防控勇担当》一文,在安康先锋网发表,传递了他在疫情期间的正能量。

五、专业成长:在求知中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他是一位热爱学习、善于研究的教育探索者。他能够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动力,不断突破自我。他曾经主持的县级课题《幼儿餐前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于2015年2月顺利结题;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育策略研究》于2019年12月圆满结题;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山区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研究》于2022年12月成功结题;安康市规划课题《幼儿餐前游戏的活动实践研究》也即将结题。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省、市、县多项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他撰写的论文成果丰硕。《利用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能力》于2015年12月在中国幼儿教育学会荣获一等奖;《餐前活动指导策略的有效尝试》于2018年4月在全国学术水平评审中被评为“全国性教科成果”一等奖,并在《教师教育研究》上发表;《用心做好入园晨检,为孩子健康把关》于2018年6月荣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类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有1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评选中获奖。他撰写的各种报道也在各大媒体发表,将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别人共享。

      他在教育领域的25年里,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然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颗炽热的教育之心,展现了伟大的坚守与奉献。他牢记教育使命,不忘初心,以勤奋刻苦为笔,以任劳任怨为墨,在教育的画卷上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他在新园建设中展现出担当,如同巍峨的山峰,令人敬仰;在后勤保障中体现出细致,如同细腻的春雨,滋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安全管理中凸显出责任,如同坚固的磐石,守护着师生的安全;在爱心帮扶中传递出温暖,如同明亮的烛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在专业成长中展现出的进取,如同奔腾的河流,不断推动着教育的进步。他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虽然光芒微弱,却持久而坚定。他牢牢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旬阳市第一幼儿园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内涵,他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将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阅读 34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