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打破壁垒,共防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温血动物均可感染狂犬病,并在动物之间通过受感染的分泌物,主要是由带毒唾液来传播,人主要是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通过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或粘膜而引起感染,少数可在宰杀病犬等过程中被感染。在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的传染源为病犬,少量为猫,流浪的犬、猫或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也可以传播。
狂犬病潜伏期多数为1~3个月,发病后到死亡的整个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
哪些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
儿童因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咬伤机会多且极易伤到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离中枢神经系统近,伤口处置也有一定难度,这些部位血液循环极其丰富,潜伏期短,病情险恶。
狂犬病怎么预防?
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是关键。狂犬病有成熟的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良好,在暴露后要及时规范完成疫苗接种。被狂犬病高风险动物抓伤或咬伤后,预防就是“与死神抢时间”。每个人发病前,潜伏期的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
第一,饲养犬作为宠物的家庭应看管好自己的宠物,尽量避免自家犬与流浪犬或无主犬接触,并及时主动给爱犬办理养犬登记证和接种疫苗。
第二,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两米以内的牵引带牵领,大型犬、烈性犬等应带上嘴套,以此控制它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惊吓或咬伤他人。
第三,被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后,都要及时、科学、规范地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
如何处置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呢?
我省有160余家规范化犬伤门诊可以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如想查找所在区域的犬伤门诊,可登录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查询附近的犬伤门诊或在地图APP中搜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如果不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不断冲洗和擦拭;随后应在24小时内前往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化的伤口处置,医生会根据受伤部位、暴露等级和自身免疫状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最后是按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的血液和体液。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前,应由专业医生确定暴露分级,结合既往免疫情况给予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国家批准新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免疫程序有5针免疫程序及“2-1-1”免疫程序。5针免疫程序是指于0(注射当天,下同)、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2-1-1”免疫程序是指第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具体需根据狂犬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选择免疫程序。
一般认为狂犬疫苗都是在被动物咬伤之后再接种,即所谓暴露后预防,实际上没有被咬伤,也可以注射狂犬疫苗进行暴露前预防。如兽医、动物收容机构人员、动物驯养师等高风险人群建议暴露前免疫。预防接种一般是在第0、7天、21(或28)时各接种一针,如果是持续暴露人群,1年之后再加强1针,之后每隔3~5年注射1次。
参考来源: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编辑:姜丹
审核: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