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汇聚你我他共为青衿

华师研修家校社协同育人

——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培训活动纪实

乔木阳
创建于09-29
阅读 14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更深入把握和了解校家社协同育人政策,更新未来教育理念,探寻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家校社共育的融合路径、推进区域智慧家社协同育人、优化校家社共育,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骨干教师示范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班于9月22日正式启动。本次培训由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培训周期7天。全省共有43名中小学德育优秀一线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培训班由左璜教授任学术班主任,齐文涛任行政班主任。培训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教育论坛等形式开展,并辅以名校实地参观和成功经验做法分享,专家大咖云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慕名而来的学员们奉献了一道道“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佳肴”。

开班典礼

    23日上午9时正,开班典礼开始,由左璜教授亲自主持,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燕玲教授致词,学员代表赖红梅做表态发言。

    开班典礼仪式结束,张燕玲教授和左璜教授与学员们一起合影留念。

班级团建

理论铺垫

    左璜教授为学员们作题为《协同育人的密码:沟通与联系的方法策略》的专题讲座。左教授首先给学员们传递了四个价值观:责任、敬畏、情怀、享受。指出这四个价值观是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彼此成就的。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个老师都可以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左老师如是说。

实操运用

    左教授提出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通过组织学员观看视频、心理绘画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剖析、认识本我自我超我,并指导各小组团队合作完成5个1:起一个组名、拟一个口号、选一个组长、排一组动作、画一幅图画,把学习推向高潮。

六个小组的汇报作品

       最后,还组建了班级班委会。

专题讲座  专家引领

第一场:

时间:9月23日下午

地点:发展中心培训室

主题:《“双减”催生家校共育新趋势》

讲授:周峰博士

    周峰博士以2021年我国两大教育热点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双减”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其重要性。他指出,义务教育培训市场被资本裹挟带来了诸多危害,而中央政府的重拳出击和全面整顿,为义务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讲座中,周峰博士还提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主流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而我国教育仍存在“以分为本”的现象。他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成为孩子的“学习引航者”、“成长引路人”、“习惯养成师”、“品格锻造者”和“人生规划师”。

    周博士结合自己的家教实践,分享了如何培养女儿成为“小舟出大洋”的经验,讲座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引起了在场教师的浓厚兴趣。

第二场:

时间: 9月24日下午

地点: 华师生科院102室

主题: 《家校社协同育人  助力孩子促成长》

讲授: 攸佳宁教授

    攸佳宁教授从学生心理需求这一视角出发,深度解析了孩子内心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享了很多案例,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家校携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路径和方法,完美解答了“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攸教授在最后总结指出:了解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感受,才能收获良好的师生/亲子关系,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第三场:

时间: 9月25日下午

地点: 发展中心培训室

主题: 《声疗的艺术》

讲授: 杨志勇老师

    杨老师认为:普通人讲话累的原因,是不会使用身体自带的五个“喇叭”(头腔、鼻腔、口腔、嘴腔、喉咙)。他分享了三个发声锦囊:一是声音换一个位置,二是声音换一条路线,三是气息换一个方向。讲话只有用对方法,才能“声”入人心,赢得他人的信任,同时还有利健康。

第四场:

时间: 9月27日下午

地点: 华师生科院102室

主题: 《老庄智慧如何应用于当下中国的家庭教育》

讲授: 陈建翔教授

    陈教授首先讲述了庄子的“罔两问影”故事,通过影子的变化无常,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并非一成不变,家庭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变化,而非强加固定模式。我们不应仅仅聚焦于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应注重孩子品德培养、情感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的全面养成。

    陈教授强调:《道德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家庭教育的指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老庄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顺应本心的生活与教育方式。老子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启示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孩子去体验和探索,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赋,让他们在自然的成长历程中发现自我。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悟道”,即深刻理解教育的真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

第一场:

时间: 9月24日上午

地点: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方式: 参观校园+主题报告+互动交流

主持人: 谢灵光教授

   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周刚副校长的带领下,学员一行人先后参观了学校的智慧图书馆、体育馆、校史馆,近距离感受西关外国语学校的办学风采。

   随后,谢光灵教授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三楼报告厅主持召开家校共育工作交流学习活动。

   首先,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贺小意作题为“携手幸福,引领成长”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分享。贺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阶段性成果:西关外国语学校从建设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坊,到打造荔湾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再到建立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逐步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了家庭教育1.0到3.0模式的转变。

   目前,该校家庭教育3.0模式将围绕“建体系、搭平台、建课程、共发展、广辐射”五大主题,全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跨越式发展。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倪淑萍作题为“校家社共融共创共为 构筑协同育人新生态”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倪科长分享了2016-2024年荔湾区在家校共育工作的经验与成果,通过推进“五育融合”育人新探索,出台1+7系列文件,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荔湾模式”。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本地区家校社共育工作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第二场:

时间: 9月25日下午

地点: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

方式: 参观校园+主题报告+互动交流

主持人: 陈灿副校长

   在陈灿副校长及办公室主任的引领下,学员们参观了该校“人工智能体验创新中心”的无屏实物编程、智慧交通、智慧农业、STEM实验室、无人机、机甲战车等7间人工智能室。同时,还参观了劳动教育阵地的陶艺室、茶艺室、劳动教育室等场馆,深入了解这所年轻且充满活力的科技特色学校。

   在随后的主题报告中,陈灿副校长分享了题为《深化家校社育人协同,共建课程育人生态》专题。陈副校长分享了“粤实”设立五年来,加强顶层设计,摸索并实践了家校社协同的三种模式:“学校--社会”互动模式,“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模式。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培训班学员就目前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与陈灿副校长展开了真诚深入的交流讨论。

第三场:

时间: 9月26日下午

地点: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方式: 参观校园+主题报告+互动交流

主持人: 陈妤主任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妤主任的带领下,培训班一行参观了校园。随后,陈妤主任作了题为《慈爱敦行,同心共育》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华附在校家社协同共育方面的课程体系和具体实操,特别是“三同学农”等经典项目引领家校共育系统开展,成果丰硕,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教育沙龙  碰撞智慧

第一场:

时间: 9月26日上午

地点: 发展中心培训室

主题: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形式:沙龙+主旨报告

嘉宾:蔡辰梅教授、李文、张章喜

主持人: 刘华杰教授

   刘华杰教授首先提出在现在这样一个充满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所谓“乌卡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的问题。

   李文老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人对教育有自己的看发和观点,以及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引领,再加上时代施加于家长的焦虑感,整个社会、家长层面对学校持怀疑的态度,随后与现场学员分享了题为《扮好各自角色    建好战略后方》的主旨报告。

   张章喜老师教育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在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比较单一,沟通的意识比较单薄导致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张老师也分享了他《以班级为基本单元的“1+2+N”家校社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的做法。 

   学员纷纷提出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几位嘉宾从理论结合实践的高度总结了这些困惑的根源。      

   最后,蔡辰梅教授做了《过度养育取向下的家校共育挑战》主旨报告。蔡教授站在教育初衷的角度思考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即老师、家长、学生、家庭、学校等单体或集约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提倡找到教育的初心,即起点、方向和出发点。

第二场:

时间: 9月28日上午

地点: 发展中心培训室

主题: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问题与对策

形式:沙龙+主旨报告

嘉宾:刘华杰教授、张燕玲教授

主持人: 左璜教授

   各小组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此次专题培训班所学内容,围绕“家校社协同”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开展小组研讨活动,选定小组研究方向,展开深入探索与学习。经过近七天的交流、探讨、思想碰撞,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有了阶段性的思考。本次沙龙活动主要以“小组汇报成果+嘉宾点评”方式进行。  

   嘉宾刘教授和张教授对培训班在这短短几天里的探讨的维度和思考的深度予以高度肯定,并对各小组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意见。学术班主任左璜教授从开展课题研究的视角,对各小组的汇报做了精准点评。

结业典礼

   沙龙活动结束后,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张燕玲教师和左璜教授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华师校友会章程里明确规定,凡来华师培训时间七天及以上,便确认为华师校友。”左璜教授又给大家一个惊喜!

福利:左璜教授亲笔在她写的《博士后妈妈智慧育儿经》一书上签名,赠予班委和组长们,羡煞一众学员。

   左璜教授希望培训班的学员们充分利用遍布全省各地的优势,多联系、常来往、多交流,将培训所获,化为继续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和实践的前行动力,为推动广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一份贡献。

   秋分时节,窗外的草木已渐褪碧绿,而华师的一半秋分时光,却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上了杏黄。我想,这就是此次培训带给大家自信和动力吧。

编辑:杨铸杰    第1-5组

摄影:曾雅玲 张李雯 孔滢 

      郑从赞 宋尧 

审核:左璜教授  齐文涛老师

阅读 14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