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日,在那一方小小的教室中,一场关于《丁香结》的汇报课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导入本课时,先让学生展开想象:丁香是什么样的?再向学生展示关于丁香的图片,进入到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后,要求他们找出含有“丁香结”的句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确定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赏丁香花;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悟丁香结。老师向学生提问:作者描写了哪里的丁香花?接着,分段对教材进行阅读、解读,对学生喜欢的句子进行阅读、赏析。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最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第一部分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状、气味。以“作者是如何引出丁香结的?什么是丁香结?”
在学习4~6自然段时,孩子们在阅读单上认真书写关键词,探寻着作者的思想轨迹。从古人到丁香结的称呼,到古诗中蕴含的深意,从对最后一段观点的赏析感悟到思考自己人生中的结,孩子们在文字的海洋中畅游,在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中不断成长。
课后,语文教研组进行了评课。老师们认为教学思路清晰,课堂互动环节很到位,鼓励性语言使用恰当,板书设计精美。
作为一名教师,抓好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提高自我的学科专业素养和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要落实根本,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我会在教育教学的路上,且行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