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本质,共研课堂新样态—许昌市毓秀路小学组织观摩“名师空中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宋慧贞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09-28
阅读 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风退夏色,秋意上枝头。为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9月26日下午,许昌市毓秀路小学宋慧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张齐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线上观摩了“名师空中课堂·教学新时空”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聚焦“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教学实践探索”,探索数与运算一致性教学的核心价值。

      “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数的运算"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苏教版新教材如何在编排中匠心独运?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理解实践?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晶晶和吴贤老师通过两节精彩的一年级新教材观摩课例,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第一节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晶晶老师带来的一年级《认识1—3》。课堂上吴老师创设巧妙的生活情境,借助“分一分”和“想一想”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初步理解数的含义。借助“说一说”和“连一连”的活动,丰富了数概念的外延,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借助“拨一拨”的活动,不仅体现了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自然数的有序性、无限性,激发学生继续认数的兴趣。借助“写一写”的活动,从观察字形,到书空写数,再到描红,最后到独立写数,让学生积累了写数的经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吴老师立足新教材,聚焦新课标,通过各种精彩的活动,多视角、多途径地开拓学生思维,同时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本节课教学设计巧妙,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课堂氛围融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第二节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贤老师执教的《认识加法》。课堂上吴老师让学生通过讲一讲、数一数、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直观感受数量的增加,经历算法和算理的探索。更巧妙的是通过数线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领悟到“添上”刻意用加法算式来表示。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将抽象的加法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整节课学生在讲故事、摆方块、想含义、写算式和会计算的轻松氛围中经历初步认识加法的完整过程。同时,吴贤老师结构化的板书让加法模型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课堂中老师特别关注孩子们个体间的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富有创意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两节课都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如何运用现实情境和直观感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呢?两位吴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两节课通过情境图、小方块、算式以及数线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逐步抽象出数与运算的本质,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老师鼓励孩子多“说”,让孩子对于算法和算理从大脑中大概的印象,变成实际的理解,大大促进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精彩的课堂之后,活动主持人张齐华老师,点评专家陈静老师、余颖老师,依据新课标,从聚焦核心素养到落实课程目标,从专业知识到课程的拓展,从师生互动到取得的实际效果,给与了这两节课详尽、细致的点评。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一致性从根本上可以理解为拨开千变万化的表象求本质规律,凸显了数学学科的本质。数学学科需要遵循两个内在逻辑即学科学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遵循了数学学科本质,同时也是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位专家老师一致指出,数与运算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厘清知识的核心要素与核心素养,突出数学本质,在课堂上,渗透这样的一致性,有利于感悟数学基本概念的表达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老师们通过课例观摩,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老师们对新课标、新教材又有了更为深科的理解,同时对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核心价值有了更为深科的体会。在思中悟,在悟中行,相信老师们会带着收获继续深耕课堂,以更有效、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在实际行动中将新课标、新教材理念与要求落在实处。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