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提升,互动研讨创新高——高三年部参加东北三省四市教研活动

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
创建于09-28
阅读 6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九月丹桂飘香,微风秋阳尚好。为加强东北三省四市高中教研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9月28日—29日,以“聚焦新高考,研究新命题,实现新突破”为主题论坛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2025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我校由校党委书记王兴大,高三年部校长唐宏志、德育主任吴茂业带领高三年级九大学科组组长赴会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特级教师,原人大附中教学校长沈献章为我们做了题为《掌握教学管理规律,科学指导复习备考》的报告。沈教授从常规教学管理出发,细致入微的介绍了人大附中的成功经验,以教师备课和试卷讲评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新课改下教师应讲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学得精一点、用得活一点、想得深一点、悟得透一点,以期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沈教授又以数学为例,阐释了全国卷各试题与教材的衔接程度。

        来自东北师大理想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全国十城市教研协作体常务副秘书长,白智才老师作了题为《高考命题新定位分析与高考备考精准提分新策略》的专题报告。白老师针对高考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在新高考模式下,语数外三科应如“航母”一般,发挥引领作用,是学生拿高分的关键。物理与历史的难度在逐步降低,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帮助学生那更高的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四科在赋分制下应像帆船一样,推波助澜,助力航行,为学生的高考成绩进一步锦上添花。为了能更好的研究高考试题,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2024年新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的高考评价体系等相关文件,拓宽视野,深化素养。

        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下,每个学科都应该注重跨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唯物史观的建立,尤其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民族文化自信融合到试题情境中,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29日,各学科分别进行听评课和微讲座教研。

 语文学科

        复习课:四位老师分别从特殊的高考题型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再用特殊结论指导学生做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合高考题充分认知,并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让学生出题,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点评学生所写的文章的优劣,分析探讨问题的症结,回归教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意识到作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上,提取关键信息,梳理辨析提论观点,精准严密表达,思维训练由浅入深,阅读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思维提升。

‍        微讲座:四位老师用细腻的语言和精确的分析指引我们高三教师怎样将学生从题海中摆脱出来,使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全面,使教学引导学习,学习引导评价,评价指向素养,实现梯度化进阶,螺旋式上升。简单说来,就是要强化常规知识,提升思维逻辑。

数学学科

        复习课:参会期间,聆听了大连市第十一中学柳彬春老师、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陈龙飞老师、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李敏老师对于《三角恒等变换》复习课,以及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刘丹老师的试卷讲评课,收获颇多,四位老师的课恰好可以连接成三角恒等变换这部分内容的三课时复习课,同课异构的同时对于知识的讲授内容逐步加深,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        微讲座:我们高三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贴近教材,注重公式的推导与变换,加深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公式的应用;备好学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技能、提升学科素养;升华教材,课堂题目的选取具有典型性、常见性、综合性,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教材出发又高于教材,符合新课标要求,让课堂更具有思维高度。

英语学科

        复习课:英语学科的四位老师的阅读微技能课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体裁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总结信息、概括篇章结构以及观点的能力。最后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错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        微讲座:通过对典型课的分析,使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着重加强对听力的训练,对高考听力的变化与不变以及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听力复习策略,如进行语音指导、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和运用AI生成文本等。在创设语境中,基于主题语境利用和整合教材,以及如何对接教材写作和读后续写复习和进行群文阅读,这需要我们英语组群策群力,共同探讨。

物理学科

        复习课: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分析方式复习了《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四位教师的课各有千秋,但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回归教材,能牢牢抓住关键词,并且将物理思政悄然带进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增强了跨学科的结合。

‍        微讲座:下午的讲座对于2025年高考备考也给出了很多备考建议,东三省的物理学科属于自主命题,并且从去年的难易程度上看,有所降低,因此在教学中着重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指出虽然高考题目灵活多变,但都是基于基础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确保学生能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化学学科

        复习课:四所学校的老师以实验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思维又不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既重视证据推理及模型认知的思维素养锻炼,又能做到以实验为基础,引领学生对实验显现猜想讨论,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        微讲座:下午的讲座从高考真题出发,进行考情分析,针对重点题型和知识点逐一解析,然后分层次讲评,比起常规按顺序讲题,更具有针对性与高效性。

生物学科

         复习课:四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通过新情境、图表、数据的分析,题目与知识点相匹配,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解题的科学思维。课程问题的设计兼具思维广度和思考深度,引导学生编写高考题聚焦高考,规范答题。      

‍        微讲座:四位老师齐聚附中,师府论道,善于运用情境,搭建解题模型,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游刃有余,教学细节关注到位,落落大方、循循善诱。通过这次的教研,我深知高考复习课对学生的要求高,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四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值得借鉴。也很感谢三省四城市教研协作体致力于搭建研究发展的平台,推动优秀教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加强各市的互助与发展,提高区域教研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通过观摩收获颇丰。

政治学科

        复习课:参会期间,聆听了沈阳市第十一中学李春华老师、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于慧老师、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张晴老师和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李贺老师关于法治中国建设同课异构的四节课,收获很多,四位老师的课,共同的闪光之处就在于有魂,有神。有魂。他们都能立足新理念,有高度。无论是导课、授课、材料的筛选,还是学生活动过程中都贯穿着政治性和思想性,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地!有神。四位老师的课都能指向新高考,讲出理论深度。在四节课的授课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都能引导学生深刻、深入地理解教材!

‍        微讲座:一轮复习课都体现了新课程,讲出了温度。属于主体性智慧课堂模式,充分发挥政治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整体性、综合性和活动性的学科课堂!

历史学科

        复习课:上午,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位老师为我们展现了精彩纷呈的复习课,既有融会贯通、构建时空观的复习课,也有顺应时代发展、立意明确的大单元复习课,大家高屋建瓴,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打造出适合的一轮复习课而献言献策。

‍        微讲座:下午的研讨会针对于2024年部分学校的高考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备考的内容和习题的取舍方面出发,要充分运用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并将选择性必修和必修融合到一起,整合相关知识点,并将五史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观念,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地理学科

        复习课:上午是四节一轮复习课,三节土壤,一节水循环。共同之处都是从物质收支平衡角度通过学生分析,案例展示,探究研讨等多种形式得出结。通过高考试题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细节让我得到启示的是在一轮复习中重视教材,尤其是案例和活动,这些在高考试题中会有所体现,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总之,一轮复习中必须做到教材整合,知识的外展内延。

‍        微讲座:下午是三位老师就新高考2024年黑吉辽地理试卷分析和新高考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地理试卷难度变化不大,考查地理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考查方向不变,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通过本次三省四市教研活动,我们接受到了更多的高考备考信息,为正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老师们进行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更为身处高三的一线教师们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力度,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探索,以高质促高效、科学备战2025年新高考,为一高中2025年高考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文稿:蒲伶俐

一审:张学军 吴茂业

二审:唐宏志

三审:王兴大

阅读 6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