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十四五”规划对此明确方向路径、安排制度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此,为此,我们不断响应号召,不断改进和提升,努力打造个性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平台。
2024年9月,在龙华区民政局的引领下,爱至家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项目”。此项目针对滨海、金贸、海垦等街道年满六十岁的高龄、空巢、失能、失智长者等118人服务多达11846。
九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同时也是充满喜悦和幸福的季节,爱至家家床养老服务之旅,给长者们送去温暖和守护,爱至家秉承“用爱心,暖人心”的初衷,打造温暖和幸福的环境,为长者送上的“全方位”长者家床养老服务。
最美不过“夕阳红”
从符合长者身体曲线、有效预防褥疮的特制床铺,到能满足长者日常需求、触手可及的呼叫系统,每一处设置都体现着对长者细致入微的关怀。专业的服务团队随时待命,从健康监测到生活护理,全方位保障长者的生活质量,让长者在家床养老服务中安享晚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的理念。
个性化服务:致力“普惠效能”
住在海垦街道的李奶奶平时独居生活,行动不便,与外界缺少联系,多处封闭环境状态。为此,上门服务人员在深入了解李奶奶的状况后,制定了针对性的外出陪伴活动。他们会定期给李奶奶做空气波项目,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小腿萎缩,还会定期做些伸拉操可以活动筋骨,为李奶奶烦闷孤寂的生活带去了欢乐和温暖,这也与爱至家“用爱心,暖人心”的初心相呼应,一系列服务体现了爱至家的人文关怀和无微不至的帮助。
快节奏的时代,带来了科技赋能的同时,也为老人带来了很多困扰,例如,视频通讯、网络电视。为适应网络时代,我们为长者们提供了智能手环、摄像头等一些便利性设施,全方位实时性的监测长者们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及运动步数。
用平凡见证感动
有人说行动是最好的掌舵者,是前行的领航者。用平凡见证感动,用温情点滴幸福。在金贸社区的杨奶奶有阿尔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通常为我们所说的老年痴呆症,是一个社会极度关注的病情。为此,爱至家也深入了解了杨奶奶的病情,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服务。服务人员上门时会按时让她们吃药,会和她一起做智力游戏,最普遍的就是认名字,和简单的加减法,以防止认知功能进一步退化。有时还会带她散步,陪她聊天,这也让杨奶奶和外界多一些沟通,缓解枯燥无味的生活,给杨奶奶的生活带去了新的乐趣和无限的温情。
用爱托起责任的羽翼
爱至家工作人员上门拜访刘爷爷,为他指导用药说明,方便后续清楚的使用。同时,还为他进行手部按摩,活络筋骨。刘爷爷女儿感慨万分:“我父亲身体不好,我们做子女的又不能时刻在身边照顾。家床服务真是帮了大忙!护理人员不仅照顾得周到,还经常给我们反馈父亲的情况,让我们心里有底。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对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家床服务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患有糖尿病的赵奶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家床服务的护理人员不仅熟练掌握这些操作,还会为她提供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帮助她更好地控制病情。赵女士说:“家床服务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省去了去医院排队的麻烦,真的太方便了。”
林奶奶因中风后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工作繁忙难以周全照顾。家床服务项目的到来,成了这个家庭的希望。护理人员会定期上门,为李奶奶进行身体护理,诸如擦拭身体、更换衣物,避免生褥疮。结束后会悉心地指导李奶奶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练习,从握拳到尝试抬臂,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结语
家床服务项目的有意推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团队。这些护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不仅懂得医疗护理知识,还掌握了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技能。他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同时,家床服务项目还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服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未来,家床服务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家床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床服务将覆盖更多的地区,为更多的人们带来便利和关爱。同时,服务内容也将不断丰富和创新。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家床服务项目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期待家床服务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选择家床服务,就是选择一份安心,一份舒适,一份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在这温暖的怀抱中,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编辑:黄玉娜
校对:李巧平
审核:许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