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的生日。为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小队员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国庆节来临之际,2004中队第二小队积极参加岳麓区图书馆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国庆专场观影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荧幕追忆革命先辈的红色岁月。
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千千万万志愿军勇士个个铁骨铮铮,不畏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意志打赢了这场处于绝对劣势的战争。
《志愿军》三部曲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 聚焦铁原阻击战,还原铁原硝烟,铁血不灭,谱写英雄故事。一场存亡之战,一支英雄铁军。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转移阶段,铁原阻击战正式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战。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面前,武装到牙齿的敌军步步迫近;身后,是数十万正在转移的主力部队,生死存亡,在此一战。1个小时,敌军的4500吨炮弹向我军一个师的阵地倾泻而至,12昼夜步坦炮协同的敌军数次冲锋……志愿军战士们发扬"钉子战术",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狠狠地钉在阵地上。暗藏机巧的防御工事,神出鬼没的地道突袭,招招见血的贴身肉搏,"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响彻铁原战场,63军全体将士一起,在铁原构成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李想在《志愿军:存亡之战》里的两次讲话,真的感觉很不一样。第一次喊话,是与敌人正面交锋前。战士们各个精神抖擞,锐不可当。敌人是块硬骨头,可我们是钢的牙口!一声声“钢钢钢”气冲云霄,短短几句,战士们和屏幕外观众的情绪就完全被教导员李想调动起来了。第二次讲话,已经和敌人几番交手。见识过了敌人的坦克炮弹的威力,也认识到了彼此硬件上的客观差距。可满面灰土无法掩去他们眼神中的坚定。李想的这次讲话,声音不大,更像聊天。敌人确实厉害,“可咱们也没让他们占着便宜。”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恶战,不知道最后还能有几人幸存,此刻的李想语气平淡,却能让人隔着屏幕感受到战士们的决绝之势。振臂高呼为家国,回过神发现早已在英雄们的句句誓言中热泪盈眶,透过李想的目光,仿佛可以看见无数志愿军战士们冲锋的身影,一腔热血,只盼山河无恙。如今,金秋已至,山河一片好颜色。
从李想身上看见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敌军的重火力压制逼得战士们不得不暂时后撤,但志愿军就像燃不尽的燎原星火,满目疮痍的战场上,一声坚定的哨声划破滚滚硝烟,63军188师的战士们又重新杀回一防,夺回阵地。这段画面真的有股冲出屏幕、直击人心的冲击力,让队员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什么叫做“英雄铁军”。当年的志愿军凭什么能打赢这场存亡之战、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靠的就是这股打不垮、冲不破,以气胜纲的气势!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影院全场静默,队员们沉浸在电影中,情绪也被画面中的志愿军战士牵动着。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通过观影活动,队员们被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理想,不畏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英雄不枉,我们不忘。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传承他们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强国复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