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分享
六玄
第二十八章,感悟
这一章,读的很惭愧,平日将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挂在嘴边,故作高深,给人一副通透豁达的样子,但是能做到几分呢?
商纣王用了一双象牙筷,叔伯兄弟们见微知著,发觉这不是个好苗头,有人选择知其荣,有人选择守其辱,比干劝谏被杀,箕子建议被囚,微子远走他乡,是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唐朝安史之乱,叛军攻占长安,李隆基逃往四川,李亨在灵武称帝,恢复大唐荣耀成了当务之急,李泌知其雄,守其雌,建议将长安城让给叛军,拉长他们的补给线,疲于奔命,不出三年必能全盘歼灭,有人知其白,守其白,为了面子必须率先收复长安城,长安是收复了,全盘战略也打乱了,平定安史之乱用了整整八年,然后,李泌进山修道去了,被誉为神仙宰相。
在这场大变局里,才华耀眼的李白,眼光奇差,站错了队而差点被朝廷咔嚓,王维跑慢了,被叛军押往洛阳,装哑巴也得出来受伪职,战后清算,全靠弟弟搭救才活下来了,至于杜甫,就更不值得提了……。牛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雌雄不辨,黑白不分,荣辱不明是常态,有时候连好坏话都听不出来,更何况其他的呢?
那么,还有办法吗?
有!老子用后半句告诉我们,如何一点点的去做,去修,那就是为天下谿,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学会用谦卑,处下,包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或许才可能有智慧和力量做到知其白,守其黑吧。
逍遥子
道德经第28章 知雄守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用三个排比句着重阐述自己素来秉持的保守、谦让的观念,极力强调柔弱和退守,充分提倡守雌、守黑、守辱。同前几章学的“夫唯不争,故无尤”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观点的进一步延伸。
守雌、守黑与守辱,是与知雄、知白和知荣密切结合的,这说明处于雌弱,暗昧,卑辱的地位,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基于这样的地位,并非是因为自己无知和无能,而是自己知道事情的另一面,也完全有能力做出另外的选择,但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处众人之所恶”。
由此生发开来,在执政理念上,在外交上,大国应该甘居下位,以镇静谦卑的姿态与其他国家交往,大国对小国保持低姿态,最终将兼并小国;如果小国以卑下的姿态对待大国,最终将攻取大国。真正的大国,总是处于下流的地位,因而天下才能归附它,就像河流归于大海一样。我们也深深的知道,大海的位置是最低的,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吸纳万千的河流。
本章的最后一句,老子说的是故大智不割。在完善的体制中,上下浑然一体,没有高低贵贱;九州交通往来,物产自然流通,没有壁垒阻隔;社会各阶层任其流动,没有等级的限制,无所谓谁领导谁服从,谁对谁施以仁义,也无所谓上下尊卑礼仪法度,一切都如浑沌之道,各自按本性用行。
大智不割的道理还告诉我们,行为处事应当顺应万物的自然特点,不可扭曲了它们的本性。待人接物,一定要遵循大道规律,不故意加以区别,分别对待,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
马志峰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感悟
老子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哲学思想。引申到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闻过则喜”的美德。
古人云:“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坏者是吾友”,这里的“坏”指的是缺点和过失,大有闻过则喜的君子风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用什么方法和态度对待错误和过失。
战国时有个楚庄王,继位三年,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荒废,国无宁日。扬言谁敢进谏,一律腰斩。一个大臣拜见,向他请教一个谜语:“一只大鸟,三年不叫也不飞,请问这是一只什么鸟”?庄王想了想,恍然大悟,果断回答:“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则冲天”。楚庄王立刻遣散美女,释放鸟兽,重用良臣,重整朝纲。没用几年就赢得了春秋五霸的地位,庄王闻过则喜的故事亦被后人传为佳话。
三国时有个将军吕蒙,骁勇善战、勇猛无比,但他是一个文盲,自己还沾沾自喜。一天孙权对他说:“光有一身好功夫,不懂兵法,没有谋略,充其量是一个勇将,要想当个指挥三军的大都督,就很难了。”吕蒙翻然悔悟,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了东吴文武双全的三军大都督。在收复荆州的战役中,瞒天过海、白衣渡江、火烧烽火台、活捉关羽,充分体现了吕蒙的大智大勇,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恰恰相反文过饰非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知错不改反而还变本加厉,为的就是他们那张虚荣的面子。战国有个宋襄公,宋国和楚国两军对垒,当楚国大军渡江时,他的大臣建议:“半渡而击之,必大获全胜”,他说:“我要以仁义得天下”,不予采纳。楚军全部渡江后,大臣又建议:“立足未稳而击之,必大获全胜”,他又说:“我要以仁义得天下”不予采纳。结果两军开战,宋襄公大败而归。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笑柄。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而著称,闻过则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洒落在身上尘土,就像我们身上的过失。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就相当于抖掉身上的尘土,同时脚踩尘土,自己随之而升高,踩着不断升高的尘土,必然达到新高度,前途必然豁然开朗。全民族倡导闻过则喜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李欢
二十八章感悟
这一章把人性分析的特别透澈,也把中国人的共性说的很明白,中国人最讨厌装明白的人,最不喜欢真糊涂的人。所以做一个装糊涂的人,与人与己都有三分余地。好为人师是人之大患,尤其对于本身就是师者这个行业的人来讲,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收敛自己知道了那几斤几两,课堂之外就不要卖弄自己的那点所知了,这个很难,习性使然,但总比不知道更好。为溪为谷,为人谦卑下来,这是我要修炼 的点。
关于荣辱,世人都喜欢被表扬,都不愿意被羞辱,岂不知看人是佛,是因为他本就是佛,看谁都是佛。看人是垃圾,是因为他就是垃圾,所以看谁都是垃圾。所以被人表扬也别太开心,不是我们真的特别优秀,而是表扬你的人内心阳光花开见佛。被人羞辱也不用太过急躁,没有必要争个面红耳赤,是那人的评判标准而矣,与你无关。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能放下的就放下,放不下的就放松,慢慢进入宠辱不惊的状态。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无为不争,这样就能进入“道”的境界。正如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广袤无垠的汪洋,正因为它的位置最低,才能汇聚万千河流。
悟道容易,行道难。我们学完了这些,要践行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修行,不断提升,最后做到心中坦然,知行合一,复归于朴。
胡小进
《道德经》第28章 宠辱不惊 甘于平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雄强之道,却能安守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并常德不离身,回归婴儿般纯洁的状态。深知清明之德,却能安处幽昧之地,做天下的榜样,并长葆美德而无过失,回归宇宙之原初状态。深知荣耀之理,却能安处卑屈之地,做天下的深谷;返朴归真。真朴的状态分散就成为具体的物,圣人依循这一原则,就能领袖群伦。因此,大手笔的制作,是不需要刻意雕琢和损害原材料的。
分享感悟1:知其雄守其雌。守雌不是退缩或者逃避,而是提醒人们以柔弱、退守之道,来保身处世。要注意体察信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地分析与判断;不敢骄、娇二气,脱离实际、心存侥幸。把自己看得低下一些,甘守平庸、不张扬,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如同婴儿一般,“饥来饮食困来眠”。
分享感悟2:知其白守其黑。白,是光亮耀眼的,是我们所追逐的。黑,是晦暗的,不为人知的。黑白是对立的,要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知其白守其黑”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当我们深处光明之中,却要去守住黑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传统的水墨画中,也讲究黑白和谐平衡,讲究“留白”,
分享感悟3: 知其荣守其辱。知道荣耀的尊贵,却甘守着鄙陋与卑下。历史上凡善于韬光养晦虚怀若谷之人,多能成就大业,且能功成身退、全身保命;而越是锋芒毕露、力压群雄者,越会被下嫉妒,被上猜疑,难有所成。这三段都在讲本性,把自己放在最卑,最顺,最柔的境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职场,有职场的地方就有江湖。身处职场江湖,发生点小意外,背个小黑锅,受点小委屈,实属寻常。关键看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用什么方法去处理。职场之上,不能针尖对麦芒,眼里不搀沙子;只能抓大放小,有所不顾,有所牺牲,有所不为,有所不争,有所糊涂,有所健忘。
在延迟退休的严峻形势下,知天命之年必须把身心健康放到首位,余生唯有保持谦卑与可容受、可承担的状态,以好心态打好持久战,以好身体跑赢马拉松,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虚怀若谷。所有的知识,只有转化成为品德修养的硬功夫,与“道同相谋”的书友相互激励,刚柔共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引导着不断努力前行的自己。
安心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感悟
“知其雄,守其雌”,我认为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具有处理急难险重和突发事件的刚猛与果断,有担当有勇气,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平常人对平常事,保持内心平和谦逊,对朋友亲人有春风化雨般的柔顺与甜美,象溪流一样,汇聚时有洪荒之力,恬淡时润物有甘甜之美,从而达到道家阴阳平衡、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如佛家所说,有慈悲心肠也要有金刚手段,尤其是在我们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产生纷争时要有理有据,让人知道你的力量和智慧,不敢轻意的与你糊搅蛮缠,也能保持心静自安,不被别人的情绪所左右,理智的处理问题,有足以称雄的实力,但又不露锋芒安守雌柔。
“知其白,守其黑”强调的是事物对立统一,体现了道家阴阳互补,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也让我们要明白生活中的人和事有他阳光积极的一面,也要接纳其阴暗消极的一面,不要走极端,要有包容心,有原则而不固执,有胸怀而不狭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看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要被有些所谓的公知、网红带偏,被网络中的所谓心灵鸡汤毒害,只会愤世忌俗,不从个人健康发展方面努力,从而让自己的生活阴暗无光,精神萎靡不振。“知其白”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的事,睡安稳的觉,把自己阳光的向上的一面展示给身边的人,让他人感到你的温暖,“守其黑”把心中的阴霾深埋,振作精神把时间用在进步的路上,而不是用在抱怨上。
“知其荣,守其辱”这一句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们在追求荣誉、地位的同时,保持谦逊和自我约束,不执着于外在的物质或荣誉追求,而安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完善,是一种高的精神境界,顺应自然,不强求。当然,荣与辱是相对的,绝不是纯粹的屈辱和低下,为了低下而低下,这就过犹不及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种人,对下属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上级领导,卑躬屈膝,尽显其低下谦逊,这是一种伪的,不是内修的谦逊,是为了得到上级重视提拔而故做的一种奴性的欺诈。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一句老子不仅描述了道与万物的关系,也说明保持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重要性。“朴”是原始的,未经雕琢的纯真的本质,如婴儿之未孩,我们出生时质朴无邪,都曾有“朴”的一面,随着慢慢长大,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和社会的洗礼,我们由“朴”为“器”,做了太多的加法,让心、性大改,在生活中陷入迷茫与痛苦。通过《道德经》的学习,让我明白人生要多做减法,减少欲望的羁绊,这样当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发展时,才能保持一颗朴素的心,尊重自然、尊重人性,不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不过分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和看法,远离颠倒梦想,用真诚和宽容对待世界,才能实现内外和谐与平衡。最后引用曾国藩致其弟曾国荃的一首诗做为本章的结束语,以资共勉:左列钟名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李翔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从牙牙学语,到知识渊博,阅尽人生百态。从简单到复杂,从重情重义,吃亏占便宜,一事一成长,其中的智慧越来越多,才发现以过中年,回头看着走过的一步步脚印,突然发现,原来事事都是人生宝贵财富,如梦初醒,返璞归真,回归天道自然之旅,正式开始。今天的你,真的醒了吗!
杜建刚
什么是道,把内心的柔和与虚无两种状态凝结起来,达到人生的一种简单状态,享受一种朴素自然,简单真实的心境。其实人生也可以活得很简单。现实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关系的组合,心灵的互相感染。两个人是否发自内心愿意在一起,两个人是否愿意灵魂的碰撞。
道的真谛,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相互交叉,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玄而又玄,瞑暝之中,永不停息的变化过程之中。这一真谛启发我们每个人在修道时,必须终生坚持学习之道,感悟之道,修正言行灵魂之道,修正自己的认错能力,既使道修得完满后,还必须保持道德的不分割,系统性,完整性,要聚焦道,让道始终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有敬畏心。上章主要讲无为而为的思想,人能做到自然无为也就进入道德之高境界了。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贪慕荣华富贵是人的本性。人只认识到了荣华富贵最终会恢复为无,人生下来的时候,来去空空无无,经历过生老病死后,最终生命结束时,去也空空无无,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生命本真的状态,让灵魂正能量传播于天地间。人只有这样的认知维度才能泰然处之,内心深处才能达到与道相融的境界。
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老子认为坚守柔弱符合道的规则,我们常用这样的词语形容女人,柔情似水,用于形容女子美好的性格特征。水本来很柔,做人要学习水的精神,与人交流语言尽量柔和,语气平缓,声音不要太大,少争论,赢的是心灵的相互感染,赢的是内在的修养,良言一句三春暖。水因为柔弱所以能承载天下万物,要自然得道,内心向柔,心流自来。
我们经常羡慕比自己优秀的人,但不学习观察吸收别人的优点。同时也看不起那些做事差劲的人,一心向外看,不反思自己有没有他们身上的毛病,有能量没有吸收到自己的生命中去。内部修行是关键,借鉴错误与优点,做更好的自己。
人的智慧从那得到,看书,读书,悟书,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悟知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的复盘自己。学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人人可为师,学习无止境,处处是课堂,终生做学生,文化神奇力,超越自己的变迁力,享受学习的奇妙力。
永灵
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 心得体会
天地之间,万物之用。知弱胜于强,故以弱为用。知静胜于动,故以静为主。是以后其身而身先,卑其道而道尊。
一切合乎于道的行为,似乎都不是锋利刚强的;不是张扬炫耀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清晰明了的。所以我们个人的行为应该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不争为先。这样就会接近于天真淳朴的状态,亦是最接近道的状态。
低调、谦卑、荣辱,不是不思进取、消极避世,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与修养。在如今这复杂的竞争社会。在不得时机时,需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委曲求全、明哲保身。不然只是徒劳而已。
破除所有的执着,而大道无分,亦复归于朴。
和光同尘读书苑
使命:弘扬国学,修身正己
愿景:持续传递阅读价值,让世界充满爱与力量
2024.09.25
新农望烟酒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