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会是困恼初高中女生的问题之一。
工作室刚刚从写字楼搬到了一个小院里,我很喜欢的地方,11点,我正在收拾小院卫生,一个微信语音电话打过来,一个在某次的公益活动现场加上的爱心女士。这些年,从事公益活动久了,对公益人有着自然的亲近和敬佩,虽然陌生、虽然不喜欢突然打过来的语音电话,但我还是接了,因为我猜到大概率会是因为孩子,孩子的问题对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果然,接通后简短的自我介绍和寒暄,她告诉我:“闺女最近睡不着觉,总是哭,想找个心理医生看一下,你可以帮我跟孩子聊聊吗?”,了解了,她刚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考虑到孩子的时间紧张,于是就答应她直接来工作室吧。 扔下手中的活、洗洗手,泡一壶茶、吃了几口甜点等待母女的到来。
“我感觉同学们可能都在议论我”
简短的自我介绍和讲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之后,我征求女孩儿苏苏(化名)的意见,希望妈妈暂时离开还是在这里陪同,她擦了下眼泪,示意我请妈妈离开。
“听妈妈说,你最近睡不着觉?可以告诉我什么情况吗?” 我问。
“我觉得同学们可能都在说我” 她说。
“你觉得同学们可能都在说你” 我重复。
“是的” 他回答。
“我刚刚注意到你说了俩词:觉得、可能,我想问下,你听到过她们说你吗?”我问。
“没有,我就是觉得她们可能说我。”她说。
“可以举个例子吗?” 我问。
“比如我们三同学在一起,另外俩开始说话,或者本来她们在说着话我突然过去她们就不说了,我就觉得她们要么在议论我要么不希望我知道。”她说。
“嗯,那我们想一下,此刻你的同学突然来到咱俩这里,我们会怎么做呢?” 我问。
“我们也会停下,跟那个同学打招呼”她说。
“是的,那我们刚刚在议论那位同学了吗?” 我问。
“没有”,她看着我,笑了笑若有所思的说道。
“我最喜欢的笔不想借给别人,但又担心她们说我小气”
简短的沉默,苏苏抬起头问我“那如果同学总问我借笔而我很喜欢,又不想借给她,但是不借又害怕她说我小气、不理我了怎么办?”
“首先笔是你自己的,你有这个权利不借给她。”我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那万一我不借给她,她说我小气或者跟别人说我小气怎么办?” 她问。
“嗯,你担心你不借给她她会背后议论你,对吗?”
“是的”,她泪汪汪的说。
“她指定非要借你最喜欢的那一支吗?” 我问。
“没有,哪一支都可以”,她答。
“那你愿意借给她其它的吗?也就是不是你最喜欢的那一支。” 我问。
“这个没有问题,我愿意。”
“真棒,那以后还会因此事苦恼吗?”
我看着她对她笑笑,她长叹一口气人了松了下来。
“是不是每次你回家跟父母说这件事,父母都回说类似于:借就借呗,人家用一下又不会怎样的话?”
苏苏的眼泪瞬间绷不住,对,我太了解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都会挥着道德的打榜指使着孩子,其实,孩子要的只是一份理解和尊重,她并不是小气而是最喜欢的那份心头好不希望被剥夺,而她又弱小无助不知该如何处理。孩子需要家长给予其力量,而不是做孩子自己想的或者别人口中可能会说的自己很小气的那个帮凶。
“平时不管我做什么,父母都会挑毛病”
“平时住校吗?” 我问
“半通” 她答。
“在家里或者上下学的路上跟父母沟通怎样?” 我问。
“平时不管我做什么,父母都会挑毛病”她答。
“平时不管你做什么,父母都会挑毛病” 我重复。
“是的” 她答。
“那对父母的挑毛病,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问。
“一开始我觉得她们在挑毛病,后来我就在想:是不是我真的就是她们说的那样” 她答。
此刻,她低着头,不停地摆弄手中的纸巾,时不时擦一擦眼泪。
“你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对吗?” 我问。
“是的,可能我真的跟父母说的那样”她答。
我沉默了会儿,非常肯定的说:“你父母说你的话未必然是你真实存在的,那只是她们从她们那个角度自我理解的”。
她抬头看着我,似信非信,我给她分析了父母的心态、讲了大象和骑象人的故事、给她分享了几种父母、还浅浅的说了一下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后记。
这是一份非常愉悦的咨询,以上截取几段在咨询过程中的对话,中间还涉及到其他很多内容。聊完将近12:30, 我问他“下午去上学吗?”,她点点头,于是我让她妈妈来接孩子吃点午饭休息下,下午去上学。 当听到孩子下午去上学的消息时,她妈妈竟然愣了一下,嗯,在来我这里之前,是想着下午不再去上学的。
这份咨询的愉悦还在于孩子的悟性非常高,她所有的困恼都落实到具体的事儿上,她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当我引导她自己找到方法后,她会理解和变通。
最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女孩儿母亲的睿智,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她懂得借力,及时的找专业人士给到了孩子必要的帮助,而不是认为孩子在逃避学习找借口。
下午,收到女孩母亲的信息,我心欣慰至极,我想,这也是我要坚持初心的原因。
心理学/家庭教育小知识:
(1) 投射:我们都知道一句著名的话:“我眼中的我不是我、你眼中的我也不是我,你眼中的我才是你自己。”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
(2) 孩子一定会长成为父母口中的样子, 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那你就把孩子描述成怎样,比如:你希望孩子自律、积极,那么你就在某一件事上狠狠地夸奖孩子这俩品格。
(3) 人都有自证情节。当家长或者孩子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时候,那么会想尽一切办法不知不觉中去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
咨询请关注公众号并留言:慧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