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益求精

课堂改革共推进

——记成安县实验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雪落板桥
创建于2024-09-27
阅读 19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送爽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成安县实验小学语文组日常教研活动如期开展。

       本周各年级组都按照计划进行了集体备课,集思深研教学评一致化大单元教学环境下学习单的设计。

一年级

       王越老师执教《iuv》,通过有趣的儿歌或者故事引出字母“iuv”,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读字母比赛,让学生们互相纠正发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能在互动中加深对字母发音的掌握。还有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互动,在教授字母发音时,采用了夸张的口型示范。对于“i”的发音,教师张大嘴巴示范扁唇音,对于“u”的圆唇音也能准确示范,这有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发音。

       申绅老师执教《日月水火》通过各种游戏和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

二年级

       吴怡老师在《田家四季歌》这节课中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四季的画面,带领学生去欣赏了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猜猜是什么季节,同时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了“季”这个字。本篇课文有很多农事活动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教遥远,课堂上吴老师用图片和视频形式直观展示,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吴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还采用各种图片,谜语,故事,等形式识字,学生边学边记,效果非常好!

       王佳敏老师在《场景歌》这节课中,首先引导学生把识字歌读熟,然后抓住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规律进行重点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活跃了思维,又教给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年级

      《秋天的雨》课文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的串起来,勾勒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袁双敬老师以“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引子带出具体如何描写秋天,层次分明,巧妙的设计活动,图文结合能让学生对秋天产生无限的遐想,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

        杨柳老师以秋天图片导入,创设唯美的情境,设计三大任务群,秋声,秋景,秋情入手,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自然而然产生对秋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

       霍芬霞老师作课《古诗三首》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地整合,她在教学中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辅以音乐、图片、文字等,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触发了学生在整节课中都积极动脑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入情入境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对话。

五年级

        杨艳老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杨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提高阅读速度安排学生活动。本节课在前三课“集中注意力、不停顿、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等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始,读题目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默读;交流读快的方法,随后带着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再次快速读文;利用学习单,解决问题,理解课文,较好地完成了课时目标。

       赵丽杰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一)》,围绕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的语文要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展开教学活动。赵老师依托“学做小小说书先生”大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1串联时间线,简要讲故事;2梳理情节,生动讲故事;3找到方法,创造性复述故事。任务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创造性复述更利于口耳相传,更适用于民间故事,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性复述热情。

六年级

        倪志兰老师执教《七律.长征》,以“重走长征路,争做最佳宣讲员”为任务情境,讲授之前安排学生查阅长征资料,并在讲授过程中以任务为依托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充分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并在最后运用评价标准选出宣讲员,完成任务闭环。课堂环节环环相扣,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绿叶渐黄风渐爽,四季更迭天行健。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实小语文教师一直在路上!

阅读 19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