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读引”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类课题第三次“请进来”活动(板桥初级中学)

冒泡泡blue
创建于2024-09-27
阅读 3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做好省级“读引”课题活动,我校于9月27日(星期五)上午开展“读引”应用类课题“第三次”请进来活动,由我校课题组成员文香珂老师上读引展示课,然后专家组评课。

上课班级:板桥中学八年级3班

上课时间:9月27日上午第二节

参会人员:

专家组成员:赵克勤(负责人)、王龙伟、符运琼

课题组成员:马佩佩(主持人)、符琳苹、何瑞琪、张昌珍、文香珂


     

一、文香珂老师上“读引”展示课

《黄鹤楼》

在“诵读”部分,文香珂老师安排了学生个人朗读、全班齐读,再听范读,划分节奏再读等活动。

“品读”部分,文香珂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查看学生疏通诗句的情况。

“美读”部分,学生用画作展示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景,虽然时间短,画作不够精细,但是一些同学画得挺传神。

二、评课

文香珂老师自评:本节课设计让学生从视频中,以“愁”字展开,让学生感受到以乐景衬哀情,情景交融。



课题组主持人马佩佩老师:认为如果“美读”部分学生的画作能投影展示就更吸引人了。在中后期也要加大学生读的力度。

课题组成员张昌珍老师:认为“资料助读”部分的插入恰到好处,配乐朗诵也很好。

课题组成员何瑞琪老师:展示学生作品时,也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审读”部分也可以讨论乐景衬哀情。

课题组成员符琳苹老师:留时间给学生讨论思考时,教师不要出声,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考,讨论。

陈飞雪老师提醒导入的视频和文字介绍黄鹤楼的信息有重复。

专家团队的王龙伟老师:这节课的整体朗读达到10次,个人朗读7次,还可以在加量,短篇诗歌可以让学生当堂背诵,课前铺垫时可以用不同颜色

最后专家团队负责人赵克勤老师:这节课文香珂老师用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能立足文本特征开展教学活动,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也有向外拓展的地方。

巧妙用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回答,成果展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前也让学生回顾“四读四引”法。

当然,课堂的串联上,还有一些细节做得不够,需要再磨一磨,会成为更精彩的一节示范课。

三、专家组与课题组成员合照

从左往右,依次为

第二排:张昌珍(课题组成员)、符琳苹(课题组成员)、陈飞雪(语文科组教师)、何瑞琪(课题组成员)

第一排:文香珂(课题组成员)、马佩佩(课题组成员)、赵克勤(专家组负责人)、王龙伟(专家组成员)、符运琼(专家组成员)

阅读 3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