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习与交流,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提高幼儿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大班科学领域《奇妙的溶解》
讲课人:唐老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发现水有溶解的作用。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以及溶解的快慢受水温的影响。
3.让幼儿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探索科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糖,盐,大米,绿豆、小石头,沙子,水
2、一次性杯子,勺子🥄
教师示范操作并讲解《溶解》
请个别幼儿尝尝味道(哇!好甜)
原来,把糖放入水中,糖分子会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糖水。这个过程叫做溶解。
将绿豆、白糖,大米分别放进装有水的杯子里,充分搅拌,引导幼儿观察溶解与不被溶解。
白糖不见了!
原来不是所有物体放进水里都会溶解,白糖与水溶解,大米和绿豆不被溶解
小朋友分别加入盐,同时充分搅拌,引导幼儿观察哪杯水的盐先不见
是的,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还与搅拌的速度有关。
小朋友们动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沙子、石头,冰糖)进行溶解实验
我们开始动手实验了
通过我们的实验,并记录发现了糖,盐可以溶于水;米,绿豆,沙子,小石头不可以溶于水。
小朋友们也来一起寻找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品吧!!!
大班科学领域《可乐遇上盐》
讲课人:彭老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专注力和观察力。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并去探索。
3.激发幼儿好奇心及可乐和盐发生的现象。
以变魔术场景带领幼儿进入科学小实验
教师变身“魔术师”变出 可乐和盐
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从而让孩子们爱上科学
食用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氯化钠盐
请幼儿观察及品尝
呀……甜的,咸的
一起来看看可乐遇上盐会怎么样呢?教师示范操作
可乐加盐后,盐的溶解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从而促使可乐的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大量二氧化碳气泡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孩子们求知欲太棒了
幼儿集体操作
哇……我们的也像火山🌋一样冒出来啦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此外,这个实验也提醒我们,虽然可乐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但含有大量的碳酸,不宜过量饮用,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应该适度饮用,多喝白开水。
活动结束后,组织全园教师扎实有效的开展了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在听课、评课、自我反思中得到成长,本次公开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干,锻炼自己、交流学习的平台,使老师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磨练,提高了保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