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14】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记大概念视域下的学生创建思维导图活动

永旦
创建于09-26
阅读 23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思维导图是实施大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和工具。以历史大概念为主题创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的延续与变迁,进行基于理解的深度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学习内容构建成知识体系,方便学生记录、记忆。笔者尝试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在完成了《中外历史纲要(上)》开篇之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情境教学后,对学生示范了思维导图的创建并予以简要说明。该示范导图如下:

      思维导图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思维导图重在体现思维的清晰度、广度与深度,只能围绕一个主题来创建,做到“形散神不散”。创建思维导图的文字要精炼,突出主旨,必要时用图形、符号等替代,做到“无字胜有字”。思维导图形式上要美观大方,可以用不同字体、颜色来标注主线或主旨。史事的属性具有多样性,横看成岭侧成峰,因而历史思维导图的创建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第一课可以大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初步发展”作为本课思维导图的主题,也可以次级大概念“早期国家的起源、形成、初步发展”作为主题。

      教师的示范引导是为了发挥学生自主创建的主体性。思维导图创建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为了降低学生初创时的操作难度,笔者在完成了“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情境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了以“春秋战国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为主题或自拟主题制作思维导图的课后任务,部分学生的作品如下:

      高一(3)班李同学创建的思维导图相对较好,构图整洁,并以红色字体突出了重点,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分析了统一的因素,紧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题之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在初创时有这般水平已属难能可贵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文字过多,思维的符号化不够,个别史论不一致,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展现。

       高一(5)班陈同学的作品表现不错,她自拟主题“从早期国家的分裂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从列国纷争促进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基,百家争鸣的共性等角度诠释了统一的必然趋势。不足之处主要是重点不突出、横向联系缺失等。

       两个班还有少数同学的作品较好,如上图所示。多数同学的作品是对知识点的杂乱拼凑,没有紧扣主题去创建,没有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无法真正做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流于表面的形聚而神散。

       我们坚信,学生创建思维导图道阻且长,思维能力提升行则将至。

       本篇由《大概念教学理念下“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供稿。

编辑:贺永旦

供图:课题组成员

审核:贺正新 颜雅萍

阅读 23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