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引领课堂实践

劳动“拌”出美好生活

——“新课标·新课堂”

江岸区劳动学科系列研修活动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4-09-26
阅读 9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落实劳动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024年9月25日下午,在江岸区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融合”的劳动学科研修系列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江岸区劳动学科教研员罗莉老师主持,并得到了区教研助理、骨干教师及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教研团队的大力支持。

 活动中,劳动及综合实践课程的专职与兼职教师们齐聚一堂,观摩了由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赵老师执教的《从菜园到餐桌——凉拌黄瓜》。这节课也是该校劳动种植项目课程的一部分,赵老师带着四(6)班学生用他们自己在学校“慧植天地”亲手培育的黄瓜,从菜园到餐桌的实现,制作了一道清脆爽口、营养美味的凉拌黄瓜。这节课得到了罗莉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校内教研团队的全力配合,多次试教打磨,为我们呈现了异彩纷呈的一课。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地参与态度,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凉拌黄瓜的制作技能,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课标引领 劳动赋能

      凉拌菜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日常生活劳动中第三学段烹饪与营养,赵莎老师设计了《从菜园到餐桌——凉拌黄瓜》这一课。这节劳动课旨在通过《凉拌黄瓜》这道家常的制作,提高学生的烹饪实践能力。本次活动着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初步掌握基本的凉拌菜烹饪技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常菜,满足自己基本的饮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烹饪劳动的价值,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烹饪的乐趣。

充分准备 蓄势待发

      活动用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赵老师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新鲜的黄瓜、蒜末、香醋、盐、糖等调料,刀具、砧板、碗盘等烹饪用具。同时,对参与的教室进行了环境布置,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食物准备和制作。此外,还准备了急救包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保障学生的安全。

      准备就绪,就来到了学生期待的课堂实践环节。这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凉拌黄瓜,活动二品尝菜肴,活动三交流收获。    

      开课时,赵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上半年一起种植蔬果的过程,接着用“想不想把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蔬果做成美味可口的菜肴与家人分享?”以问题激趣,瞬间点燃课堂。

      学生们通过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为凉拌黄瓜选择合适的食材与厨具,通过小微课让学生初试身手,再通过难点指导、淬炼操作指导学生完成“拍、切、腌”三部曲,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汁入味。四个实操任务,细致具体,层层推进。

      活动二中明确了评价标准后指导学生品尝菜肴,再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自评、他评。同学们不仅相互品尝了自己的菜肴,还主动将自己的菜送到听课老师们的跟前,请老师们品尝、点评。

      在最后的活动三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交流自己这节课的所得,这一环节对劳动步骤和要求进行了强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劳有所得,真正提升劳动素养,实践于真实的生活之中。

耕耘有获 满心欢喜

       在本次劳动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凉拌黄瓜的制作方法,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烹饪的基本方法,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同学们通过从菜园到餐桌系列活动,体会到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看到整洁的环境、茁壮成长的植物和美味的食物,学生们感受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也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交流共话 指导共研

      课堂观摩结束后,团队的闵筱玲老师在说课环节就这节课的内容选择、设计目的、学科融合及教学重难点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她说,赵老师让学生在实践尝试中发现问题,重点示范后解决问题,在再次实践过程中熟练劳动技能。教师指导精准,学生实践时间充分,高效地完成了凉拌菜的拍、切、腌、调、拌的基本过程。学生不仅学会做菜的方法,还提高了生活能力。在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时,她特别提到了菜刀的使用问题。原本计划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直接用菜刀将黄瓜切片,切出不同形状大小的片。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学生握刀不熟练,切菜力度和角度难以掌握,导致黄瓜切片大小不均。更有甚者,在切的过程中出现了切伤手指的危险情况,使教学过程一度陷入困境。在教研员罗莉老师的指导下,团队调整了教学方法。第二遍教学时,先让孩子们用擀面杖将黄瓜拍裂,使黄瓜质地变得相对松散,更容易处理。接着,再用刀切黄瓜条,大大降低了学生使用菜刀的难度。

      桂春燕老师对赵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挥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整节课赵老师的指导循序渐进。她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会做菜的方法,还提高了生活能力。同时,桂老师还谈到了几点收获:一是劳动课要凸显劳动实践性的特点;二是实践操作的方法指导要明确;三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四是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细致;最重要的一点是规范劳动、安全劳动。

       最后,教研员罗莉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结合此课例给出了细致的教学意见。

      一是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本节课《凉拌黄瓜》的教学目标设定清晰,紧密围绕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掌握凉拌黄瓜的基本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符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

      二是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凉拌黄瓜作为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从准备食材到调味拌制,充满实践性和应用性,符合“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相关”的要求。

      三是教学方法多样,注重互动。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彼此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四是安全教育到位,保障学生安全。在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强调使用刀具等工具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安全。这种安全意识的培养,符合课程标准中“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罗老师的总结让所有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深受启发,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方向和重点。

      此次“新课标·新课堂”江岸区劳动学科系列研修活动成效显著。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对劳动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方法得到了创新与优化,为今后的劳动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次活动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劳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筑牢了坚实根基。

阅读 9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