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她通过凝练形象和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反映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走进诗歌的国度,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世界灿烂辉煌的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滋润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如何教会学生鉴赏诗歌?这成了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编写组朱于国教授给我们指点了迷津,给广大语文教师送来了一个欣赏诗歌的法宝,听之,受益匪浅。
01诵读
诗的痕迹和岁月一起,经久不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诵读诗歌是欣赏诗歌的最关键的一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诵读有助于对诗歌主题、深邃诗境的准确理解。
02共情
诗虽古情却共,古诗之所以流传不朽是因为情之共同。情字穿过岁月历久弥新。今人读古人的诗歌,有游子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分别之情——这是情之触动和共鸣。一旦把情感相融,诗歌主题就易于把握。
03想象
诗歌的欣赏少了想象,就失去了重要的价值,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大多诗歌一字千金,读者只能靠着非凡想象力揣摩诗歌的深远意境和暗含的深蕴。
04缝隙
朱老所说的缝隙就是寻找作品的独特之处,打开作者心扉,更好的体会诗歌主题,更全面的欣赏诗歌。任何一首诗歌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就要我们在赏析诗歌时用心用情发现这个点。
05联系
联系就是在欣赏诗歌时求同存异。我们读一首诗歌从内容上,写作方法上,主题体现上或许有相同之处。我们要学会诗歌相互联系和迁移比较。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作者作品。
两个小时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朱老讲座的内容生动形象,易于操作,给教师指明了欣赏诗歌的方向,为今后诗歌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教师们益匪浅。我揉着略感疲惫的双眼,望着窗外,窗外已灯火通明,一片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