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宝·国风少年 | 讲成语故事 承中华之美(第一期)

曙光第二小学
创建于2024-09-26
阅读 5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邯郸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导学生走近成语、走进家乡,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曙光第二小学开展“讲成语故事 承中华之美”活动。

六(1)班  周沁萱

《邯郸学步》

01:44

成语释义

     《邯郸学步》的故事相传出自《庄子·秋水》,里面记载,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嫌当地人走路的模样不好看,就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学走路。一进邯郸城,他就觉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模样特别优雅,很有特点,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确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了,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模样。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

六(1)班 田垌垚

《完璧归赵》

02:54

成语释义

        蔺相如奉使秦国,交涉以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城时,识破秦国的诡诈,用计使璧安然回到赵国。语本《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

        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曙宝们会在成语的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张琳

审核:教导处 政教处

阅读 5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