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奥秘,绽放教研之花 ——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第四周数学教研活动

瑶瑶
创建于2024-09-26
阅读 1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本学期数学组全体成员如期开展了本周教研活动。

二年级组

主备人:王婷    

主讲人:王婷

主备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

王老师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明白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向右计算。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发现已知信息,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算式,从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如何列竖式计算。

王老师通过连加和连减的教学,引导学生类推出加减混合竖式计算的写法有两种:第一种,列两个竖式;第二种,把两个竖式简写成一个竖式。

三年级组

主备人:王红丽  马聪聪   

主讲人:王红丽  

主备内容:第三单元测量——毫米的认识。

王老师在教学时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你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接着引导学生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并将估计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然后试着实际测量。估计和测量结果小组内交流,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王老师在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四年级组

主备人:王文婷        

主讲人:王文婷

集备内容: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算盘       

王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王老师抓住了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这根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地体验、感悟、思考。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其次介绍了计算工具的现状,然后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的拨珠方法,引导学生拨数,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

在整节课的安排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老师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计算工具文化发展史的学习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总之,在这节课中,王老师最大限度地去营造数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体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五年级组

主备人:王春燕 李慧萍        

主讲人:王春燕 李慧萍        

集备内容: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王春燕老师授课内容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王老师首先自己在班级展示了一段八段锦来引出锻炼身体的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李慧萍老师授课内容为《除到被除数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除法》,李老师先带着孩子们口头回顾了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接着又以点红包的方式让孩子们计算了33.6÷6,这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很好地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内容。

六年级组

主备人:贾晓利

主讲人:贾晓利        

教研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

贾老师在教学时先从分数乘法复习导入,课堂结构完整,重难点清晰。本节课贾老师抓住倒数定义以及求不同数的倒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倒数不能单独存在,为后面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贾老师巧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体验。

结束语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

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

愿我们于唤醒中

迈步在诗意中同行

抱团成长共研共学

齐步前进

编辑:姚召芳

拍摄:各年级组

初审:王    赟

终审:石永生

阅读 1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