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丝秋雨,洒在我们的身上;语文是一缕阳光,照在我们的脸上;语文是一种积淀, 印在我们的心间。在这秋风气爽的日子里,今天我们继续在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开展语文畅游之旅。
上午的课程以三年级“预测”为主,第一节课由河南省赵树琴老师带来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她曾荣获国家优秀教研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项教育教学荣誉。
课堂上,赵老师亲切的话语,温暖的笑容,让孩子们的想象自由驰骋,借助图画、根据内容大胆预测,在学生无法企及时,赵老师则微笑着无痕地点拨,她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阅读时,预测的故事上午的课程以三年级的“预测”为主,容会不一样,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积极进行预测,预测可以让我们阅读之路充满乐趣。
第二节课由内蒙古自治区张笑老师带来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开始的课前交流互动,幽默风趣的张老师用画画让孩子们猜想,整堂课充满了乐趣,运用“预测” 策略,大胆摒弃了阅读教学的繁琐分析,轻松自如地带着孩子学期“依据、预测、修正” 让整堂课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如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沾了这些营养品会长长,你读了这些“营养品”会增长学识,启迪智慧,收获乐趣。
第三节课由天津市魏华君老师带着我们去探索《小狗学叫》的多种结局,课堂上幽默风趣的魏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环节,在大屏幕上出示课文重点语句作为依据,引导同学们预测故事的结局,不仅如此,还让学生大胆想象,上台尝试预测多种结局。有趣的课堂使孩子在思考与表达中,体会预测带来的乐趣。
最后一节课重庆市的熊智勇老师带着我们去了解《名字里的故事》。课堂开始,熊老师先自我介绍,让孩子们猜猜自己的名字,孩子们稚嫩的语气、大胆的猜测让课堂多了一丝丝轻松的气氛。
整堂课从“猜含义——讲故事——互提问——谈感受”展开激烈的对话讨论。魏老师温柔的声音、耐心的引导让同学们自信大胆地上台分享自己名字的来源,让大家感受到这是长辈对我们的期许。
下午进行的是五年级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板块的展示课,第一节课是由来自青海省教师代表焦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示儿》、《题临安邸》。
焦老师在深入研读了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解读出诗歌蕴含的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情感。尽管《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都是以忧伤的基调来表现爱国主义,但各有不同。正如课堂中,焦老师与学生逐渐通过交流解析出来的那样,前者重“悲”,悲生命有限不能实现自己看到国家统一的夙愿;后者主“哀”,哀“游人”偏居一隅只图享乐不思进取。焦老师将两首诗作如此处理,体现了执教者研读文本和使用文本施教的匠心,暗合了王崧舟老师倡导的“这一类的这一个”的文本解读主张。
“见异唯知音耳”,焦老师对文本的“深识鉴奥”,无疑自己首先做了陆游、林升的“知音”。由此而进行教学情境中的施教引导,使得语文课境的人文主题教育因清晰而生动、因生动而价值最大化。
第二节课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倪佳俊老师带来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倪佳俊老师紧紧围绕单元目标展开本课教学。这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里面生涩的句子、偏僻的字词都比较多,读起来很拗口,更不用说去理解了。她注重于朗读指导,想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她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词语意思,并且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词语的象征意义。
与此同时,倪老师在反复让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人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而比喻手法则展现了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文章不仅结构美,而且语言美。用感叹句总结全文,情感得以升华。
倪老师善于挖掘课文中潜藏的各种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思、去想,允许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借助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课堂上,孩子们尽情在学习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教师从根本上树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有意识地开展思维活动的引导,这样真正达到以教学培养思维、以思维促进学习的目的。
第三节课是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实验小学吕洁琳老师展示的《圆明园的毁灭》。吕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沉痛之情,进而激发出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教学过程中,吕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者的主张,通过资料的辅助,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巨大创伤。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吕老师通过反复强调文本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后的荒凉,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增强了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吕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育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一节课来自云南大学附属小学的马艳玲老师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不仅仅是一堂简单的习作课,更是一次对孩子想象能力的培养之旅,一次提升孩子习作能力,使孩子的未来愿景得到描绘的旅程。
马老师紧紧将目标锁定在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落实语文素养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学列习作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写作习惯。特别在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个环节,马老师提问直击要害,引发学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思辨性的教学风格,而且互相评价也锻炼了学生审美能力,教学环节体现出了崔老说的坚守任务群思想,又做好语文分内之事之理念。而教学中,马老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语言娓娓道来,育人理念润物无声。
正所谓“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马老师的课堂既启发了孩子们的对于家乡美好的盼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又提升了孩子们语文写作的能力,人文教育性与语文工具性得到和谐统一。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天的时间聆听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这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重新塑造自己, 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