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厚植爱国情怀

——西夏四小教育集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研讨课活动

银川市西夏区第四小学
创建于09-25
阅读 15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本学期集团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工作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集团校思政课研讨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培养对中华文化自信和热爱。同时继续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同课异构、研讨等活动,进一步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促进集团校教师专业的整体提升。9月25日,西夏四小教育集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研讨课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三位老师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相同主题,却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展现出课堂的魅力。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同课异构、自评互评、集备研讨、教研总结。

同课异构

       徐玲老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议题展开课堂教学,她首先通过听爱国歌曲以及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一和第二阅读角,使学生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意的同时懂得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接下来徐老师通过配乐讲述中华民族历史兴衰及展示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的爱国人士图片,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课程最后通过师生齐读“少年中国说”片段,更深层次的升华感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动。

       杨若一老师课程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特别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这一核心主题,从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历史故事、名人名言等多种形式的素材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些美德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整节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通过小组讨论、故事讲述、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传统美德的力量。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的参与度极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受到了深刻的道德教育。

        周芳老师以“怎么才能做到立己达人呢?、“了解杜环侍老的故事”、“树立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三个议题展开课堂教学,通过美德故事、经典语录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立足于待人宽容的态度这一核心思想,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仁爱的实际应用。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整堂课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自评互评

在自评互评环节,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徐玲老师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杨若一老师则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传统美德的力量;周芳老师运用现代多媒体,生动呈现传统美德的内涵及意蕴,激发学生共鸣。

                         集体教研

                 汇聚智慧,共谋发展

       课后,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就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米红霞老师提出:(1)道法课一课一个核心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聚焦,深入挖掘和阐述每个核心点的内涵与价值,通过聚焦核心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2)米老师提到老师们的内心要激情澎湃,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时,学生也会更加投入地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故事的魅力和爱国情怀的深厚。王渊荣校长也提出“老师要有激情”,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给学生和阅读和思考的时间;2.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3.注重发现、课堂的生成。

教研总结

      最后,副校长李贺玲与教导处主任共同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认为三位老师的授课均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各自精彩纷呈,有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迥异,但他们均成功达成了教育的核心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教会了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为学生们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万芳

审核:李贺玲

签发:彭志刚

阅读 15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