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班娃娃家持续性观察

YoeQ_Nov.28
创建于09-25
阅读 3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游戏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在入学前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他们又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娃娃家是他们最熟悉和喜欢的游戏区域之一。温馨的娃娃家环境也吸引了许多幼儿在此区域内进行游戏。

二、观察记录及行为分析

      区域时间开始了,子仪和恩夕选择了娃娃家进行游戏。

      起初,她们选择了自己想玩的玩具,开始了他们的个人游戏。

      前期,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后来,子仪感觉到无聊,注意到恩夕这边,第一次发出了邀请说:“我们一起玩吧”而恩夕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一下子仪,又投入到了自己的游戏里,子仪没有听到恩夕的回应,再次发出邀请,这次她走向恩夕并拉住她的手说“我们一起玩吧”恩夕这次选择和子仪一起玩耍。

      子仪提议一起玩过家家,做饭的游戏。她们开始一起买食材,一起切菜,子仪当妈妈,恩夕当宝宝,她们两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分析:

      子仪的两次邀请的行为展现了她在尝试与恩夕建立互动时的坚持和努力。她的语言逐渐从简单直接转变为更具策略性和吸引力的方式。虽然起初恩夕没有立即回应,但子仪的努力最终促成了两人之间的合作游戏。这种行为展示了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的主动性策略性思考,是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

      恩夕在游戏初期更专注于个人游戏,对社交邀请持有一种观望或犹豫的态度。然而,随着子仪的持续邀请和努力的影响,他的社交态度逐渐开放,最终参与到合作游戏中。这显示了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逐渐适应和开放性。

后来她们一起玩火锅游戏,子仪说:“我们晚上一起吃火锅吧,小夕夕你说好吗?”恩夕说:“好的妈妈,我想吃小肉丸。”子仪说:“好的宝宝。我一会就去买,你和我一起去吗?”恩夕点点头,同意了子仪的观点。但是也有一些其他小朋友的加入,但是对子仪她俩好像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完全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

子仪又拿了两瓶水先分享给了恩夕,恩夕觉得太小了她不要了,子仪就给了新来的慕慈,慕慈欣然接受。

今天她们继续进行火锅游戏,不过又新来了两位小朋友,她们两个也加入进来,子仪就给她们摆好碗,并且分发给没人一只勺子,最后子仪再去接果汁,子仪最先分享给了她的小宝贝夕夕,后面再一个一个的给另外两个小朋友果汁。


恩夕小朋友在寻找勺子的时候,子仪小朋友告诉她了在碗里,后面又发现一个大大的木勺,子仪小朋友就说这个是大家一起用的勺子。我想子仪想表达的应该是公勺,有此看出子仪小朋友在外面吃饭的生活经验很丰富,知道有公筷公勺。

恩夕想要自己去舀东西时,子仪制止了恩夕说:“你要吃什么我给你拿,你别用手拿,会烫着手的。”子仪是沉浸式游戏,她沉浸在妈妈的角色,不难看出在子仪自己的家里,妈妈应该就是这样说的,但是恩夕没有听到,还是自己去拿,对子仪的话不做回答。

分析:

      从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恩夕虽然没有回答子仪的话但也接受子仪给她自己夹的菜,同时也接受了别人给她夹的菜。

      小朋友们对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说明他们愿意参与到游戏中,并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这种积极的反应也反映出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当其他小朋友加入时,子仪并没有显得排斥或不安,而是热情款待她们的到来,这表明子仪具有一定的社交意愿,但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情境来激发他的社交行为。

三、我的思考

1.社会交往

      小班幼儿处于社交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表现出对社交的兴趣,但缺乏交往技能。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社交意愿。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2.分享与合作

      小班幼儿处于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物品具有较强的占有欲。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小班幼儿的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通过游戏和活动等情境,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3.适时介入与引导

      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交往困难,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在幼儿遇到交往问题时,教师应该适时介入并提供支持。例如: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询问和引导的方式,告诉恩夕对于同伴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回应,这是一种礼貌行为。

4.规则意识

      《指南》指出小班幼儿应逐渐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则。在这次活动中,虽然大部分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但在面对玩具分享等情境时,部分幼儿的规则意识受到挑战。这提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注重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设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如轮流玩游戏、分享玩具等。

阅读 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