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秋遇见暖阳,当求真现于课堂,当研讨碰撞思想,收获与成长如约而至。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14日,初中地理教研组相约育新学校,举行了“2022年昌邑市初中地理优质课堂教学大赛”。
本次大赛针对“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这部分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各位参赛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巧妙的设计,活动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
新村中学的魏晓青老师以冬奥会的运动员们肤色、语言与宗教信仰不同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由浅入深,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品质。
第二节课是由龙池初中齐雪莹老师呈现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课。齐老师的课堂容量大且紧凑,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冬奥会的情境中完成了本堂课的大闯关。
育新学校的吴立英老师依据2022年新课标的最新要求,用“孔子学院”在北京开学创设情境,制定了“为留学生分班”、“留学生如何和平共处”、“尊重世界文化差异”三个学习任务,做到了一境到底。整个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气氛活跃。最后引导学生情感升华,认识到全世界应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实验中学的朱晓红老师,用温柔但有鼓舞性的话语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地理知识的海洋。在课堂上,大家纷纷化身小小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者考核任务”,并在课堂最后顺利通过终极考核,成功介绍了模拟赛现场三位选手的人种、可能来自哪里、可能使用的语言及信仰的宗教。
卜庄中学的赵欣欣老师以“自己内心最想实现的愿望”导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堂评价语言丰富多彩,仿佛山间的清泉缓缓流过学生的心田,设置的三个任务环环相扣,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凤鸣学校的张绿竹老师在课堂上运用电影导入形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竞聘外交官”的活动将孩子们带入课堂,依次完成通语言-识人种-辩宗教的任务将本节课串联起来,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最后运用述职报告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总结。
文山中学的刘佳佳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视频、互动等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趣味性。注重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课堂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合作增智,其中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师生交流充分有效。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人的成长是最美丽的成长:一群人的成长是最有力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抱团”,在不断地钻研和前行中体会那份源自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