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辉坡社区围绕区委“潞邻幸福圈”党建品牌创建和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能的目标,按照英南街道党工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一社区一品牌”建设,运行好已经成型的“梅”好音律品牌项目,推动好正在探索的“五方会谈”机制提质增效,升级打造好“睦邻食堂+学堂”王牌项目。
“梅”好音律:以声为媒,音传四邻
为向社区居民宣传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民生实事、文明礼仪等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2022年5月梅辉坡社区成立了“梅”好音律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25名。
“梅”好音律志愿服务队每日就时政、民生、科普、安全等知识,深入辖区小区、庭院、学校、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等,利用文艺展演、发放宣传单、发布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与居民零距离接触,汇聚社区正能量,进一步擦亮了“梅”好音律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志愿服务队对小区地下室、绿化带、阳台堆占、电表箱、电梯、楼道、飞线充电、老旧小区改造等点位进行一日三巡查,通过入户、电话、微信群宣传等方式,为辖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送提醒服务200人次。每日在社区党员群内发布时政音频,为年老体弱党员解决了“老花眼”看不清字的难题,让党的声音传递到社区各个角落,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梅”好音律品牌项目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理论宣传、政策宣讲、文艺展演、视频宣传等活动500余次,受众7300余人,打通了基层宣传的“最后一米”,积极传播了文明新风,促进了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五方会谈:答疑解惑 为民解忧
“五方会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引领作用,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和居民代表、相关职能部门五方联动共同围绕小区内的“关键小事”,进行集中会商,将问题逐级消化,精确分工解决问题,形成了“民情民意五方联访、重大事项五方联议、民生实事五方联办、矛盾问题五方联调”的小区共建共治新格局。
近年来,梅辉坡社区积极探索“五方会谈”新路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仅仅限于“五方”会谈,延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不仅仅限于坐在办公室里解决问题,几方代表相约走进庭院、走进小区、走到居民身边,面对面为老百姓解决身边的疑难杂症。
2024年的7月31日,在东华门一巷的建行小区,党支部、物管会、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围坐在一起,讨论热烈,大家围绕建行家属院与水利局老旧小区、国资局小区改造后的遗留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居民反映“小区楼顶漏水、院内地下室进水、电梯周围积水,影响电梯地基等问题”、代表们仔细聆听、详细记录选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了解询问具体情况,并逐一与大家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还有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纠纷、楼上楼下、房前屋后等纠纷问题层出不群,社区通过实施“五方会谈”议事法,搭建“共商共议”平台,建立民情民意收集机制,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调解。建立五方协调机制,针对涉及面广、单靠小区难以解决的问题,积极发动党群各方力量,实现了五方协同发力、同轴运转,真正实现了“小区管理大家议、小区决策大家定、小区事务大家干”。
在实施“五方会谈”议事法的基础上,各小区支部制作了党员联户卡,推荐选出了党员中心户,每三名党员包联一户困难家庭,让在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实现了“报到有岗位、服务有对象”,增强了在职党员的归属感。小区党支部还通过“设岗定责制”,动员党员选任楼栋长、单元长、业委会成员、“红色管家”等职位,大幅提升了党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今,“五方会谈”运行机制共解决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纠纷5起,邻里盖房子引起的纠纷2起,楼上楼下倾倒垃圾引起的纠纷1起,老旧小区改造遗留问题正在协商中。
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多元共育
以梅辉坡社区为教育实践基地,盘活社区资源,打造家长、学校、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共育平台。联动社区5所学校、3个小型托管机构,6家培训机构,1个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网格党支部、非公联合党支部及和农行的友好党支部,将建设以3个支部为辐射点的邻里食堂+邻里学堂,
利用中国农业银行潞州支行闲置的四个门面房,将开办助老餐厅,联合太行家政、医养等机构,探索“堂站共建”
新模式,尝试“邻里食堂”+“服务空间”的运行机制,为辖区的老年人全天开放,定期举办各类兴趣活动,打造共建共享共管的老年人幸福“驿站”,为老年人打造多元服务阵地。打通服务老人的“最后一百米”。
聚焦“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五类群体,打造集红色教育、展览、阅读、非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学堂”。一是整合辖区太行太岳烈士陵园红色资源,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营造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为辖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充电蓄能”,社区还联合梅辉坡小学每年暑假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