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育德

雅静清风
创建于2021-12-27
阅读 1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学科德育的内涵。


      学科德育是一种结合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德育途径。学科德育体现了知识与德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具有教育内容丰富、方法手段隐蔽间接、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协同统一、实施稳定而有保障等特点。实施学科德育能够进一步拓宽德育时空和途径,提升德育的趣味性。


       二、学科德育的价值。


       1.推进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文规定,各级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由此,学科德育成为新时期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


     2.促进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基本岗位职责。究其二者关系而言,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但二者绝不是彼此孤立和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缺失任何一方,均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少教师重在教书,将育人职责边缘化。甚至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书是自己的天职,而育人工作应是德育校长、政教处主任、班主任或德育教师的分内之事,与自己无关。再者,即使有些学科教师具有育人意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育人能力与技巧,因而在育人工作中望而却步。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教书和育人肢解开来的做法,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也无法满足或服务于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之不同的是,学科德育将教师的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科德育要求学科教师在传授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围绕学科课程目标和依据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深入发掘学科课程的思想内涵,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这对于推进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是大有裨益的。


     3.激发教师育德能力的提高。


      《中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这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内涵与挑战。这要求各学科教师在结合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认识、理解和把握学科德育,认真落实学科德育的任务和要求,从德育工作的消极观望者角色中摆脱出来,成为自觉能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促进者。学科德育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驱动着学科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实施学科德育的整体素质,这是一个学科教师德育能力创新和水平提升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师德育工作的专业化。


       4.推动学校德育由务虚走向务实。


      “德育首位”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德育无位”或“德育缺位”。德育的全员育人也成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推卸德育责任”的代名词。德育投入和德育效果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与之不同,学科德育具有目标的整体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隐蔽性、过程的连贯性、队伍的协同性、效果的全面性等特征,对学科德育的倡导和实施,使得学科教师依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 将知识传授和道德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因地制宜地、灵活地开展德育工作,能够缓解或消除德育工作中只说不做、空疏浮华或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有利于将德育效果落到实处, 从而推动学校德育由务虚走向务实。


     5.助力学校德育品牌的打造。


      立足学生道德的生成与发展,学科教师有机地结合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经验教训,凝练自身的特色,激发道德智慧,焕发课堂教学生机,或是创建和形成了体现学科德育特点的、具有特色的德育品牌,如“经典诵读助成长”“学会对话,走向合作”“集美养性”“博雅德育”“雅行德育”等,或是拓展和延伸了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时空,并为学校德育品牌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为学校德育品牌的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品牌特色化发展的层次。


       三、学科德育的内容。


      深刻把握了学科德育的内涵,全面发掘出学科德育的要素,下一步就可以搜集和整合内容了。搜集合适的德育资源,可以为学科德育寻求教学依托。而整合有效的德育内容,则能为学科德育提供创新的视角。


       1.搜集各学科的德育资源。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不妨把中小学德育课程大致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四大类。文科的德育内容往往蕴含相关的情节、事件、现象或体现在有关人物的品质中;理科的德育内容更加隐晦,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认识、发现、挖掘和整合。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德育意识和解读能力,就会对其视而不见,错失有效的德育资源。


      文科类课程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法治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德育内容。以语文课程为例,教材内容一般体现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可以说,每一课都有指向德育的相关内容。再以历史课程为例,教材内容往往包括人类创造和传承的文明成果,中外圣贤先哲的宝贵思想财富,仁人志士致力国家富强、民族大义的事迹典故......依据要素寻求到的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整合各学科的德育内容。


      中小学的科学、数理化、生物等理科类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过往往不是直接呈现在教材中,需要依据学科德育要素,往深处挖掘才能获得。例如,从某一学科的发现史、发展史的维度上挖掘;从知识、技能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维度挖掘。具体来说,一是理解教材中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等,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良好素材,需要经过教师科学有效的整合,才能转换为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二是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关爱感恩、爱国、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如小学数学中与“年、月、日”等知识点相关的教学内容,经过整合可联系国庆节、校庆日、父母生日等,从而进行爱国、爱校、感恩父母的教育。教师创新视角,以相关知识为载体,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突破口,以学科发展史为纽带,就能比较充分地运用学科内容,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等。


      艺术体育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具有较高人生旨趣的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有目的的艺术、体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艺体素养。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一方面,教材中的歌曲等内容内涵丰富、音乐形象感人、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整合这一类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情感,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表演等活动形式,加深对音乐背后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整合音乐本身的旋律、调式、节拍、力度、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感受音乐之美,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渲染。陶冶学生的情操。


      此外,随着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信息技术类课程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而设置的课程。学科德育既是对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发展新的教育空间的良好机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整合能帮助学生抵制来自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网络免疫能力等相关内容,以此为抓手,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元素,开展学科德育。


      除了学科内容本身蕴含的德育要素,师生本身也是不可忽视的德育内容来源。因为教学的艺术存在于教与学的互动中,而教与学的互动也是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过程,会产生即时性的德育资源。这些具有亲历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德育效果。


      四、学科德育的困境。


      尽管学科德育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改进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且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是,由于理解偏差以及操作不当,不少学校在推进学科德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为落实而落实、为渗透而渗透、为融入而融入的功利化或走过场现象,致使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坠入了逐名夺利、僵硬注入、知而不行、矫揉造作的泥潭中无以自拔。这种形式化的学科德育,僭越了学科德育的道德边界,极易诱导学生言行不一、名实相离的双重人格或伪善人格,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毒害尤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1.功利心态对育人目的的僭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学科德育自不例外。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科教师树立长远的发展意识,而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得不偿失。固然,我们不能否认个别学校通过短期突击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改善的事实。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效果是暂时的、偶然的、不稳定的, 也不可能持久而一贯,因而是不可取的。但一些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学科德育中精于计算和考量,用工具理性替代了价值理性,为学科德育贴上了浓郁的功利化色彩的标签,过分关注学科德育的即时效应,大搞“政绩工程”, 滋生了大量剥离丰富人性精神品格的短期行为,而对凸显价值理性的学生道德的真正成长关注不够。一些教师缺少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不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实施学科德育的能力,而是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和排名的前后,对学科中道德知识的识记和背诵的关注远远超出其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生成的重视,因而无以胜任学科德育的要求。功利化的心态使得学生的德性培育受到了严重腐蚀,严重背离了学科德育的初衷。


       2.生硬植入对道德生成的遮蔽。


      在学科德育中,学科本身不是目的,唯当学生通过学科教学获得道德浸润并内生道德追求,才具有道德的意义。学生是道德的主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否及其程度是衡量学科德育成效的基本准绳。学科德育要引导学生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 不少学科教师奉行的是一种狭隘的德育工作意识,将学科德育视为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专属任务,因而操纵话语霸权, 在学科教学中不顾学科自身独特性,青睐模式化一的学科教学节奏,刻意设计千篇一律的德育环节,以独白、高压或控制的方式生硬植入,侵害和剥夺了学生的道德地位,扼杀了学生反思、质疑与创造的道德自主精神,致使学科德育本末倒置。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此予以无情鞭挞。他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学科教师外在灌输对学生道德内在生成的践踏,致使学科德育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的内在意义无以彰显。这是一种主体错位的“目中无人”的教育,其本质是反道德的,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行之不远。


       3.形式化运作对德育效果的消解。


      学科德育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于切实实施与有效落实。如果将学科德育贴在墙上,挂在嘴边,口头重视德育但不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细、做好, 那么讨论学科德育就成为笑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重视学科德育工作,无论在政策文本解读、组织学习、机构设置还是管理评价等方面,均无可厚非。然而组织实施不力,督促落实不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存在有令不行和有章不遵的形式化运作,致使学科德育沦为摆设,流于形式,不仅无法趋达立德树人的应有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既有的德育效果。虽然绝大部分中小学能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学科德育作为课程育人的有效途径,但他们对投入多、难度大、见效慢,且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中难以量化的学科德育缺乏应有的敬畏。学校及学科教师更愿意将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到语文、数学、外语等能够显著提升成绩、分数比重较高的学科上。学科德育被忽视或冷落,充其量是为了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简单应付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检查而不得已为之,重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效果。这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并强调学科德育实际效果的要求背道而驰。


      五、学科德育的路径。


      摆脱学科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需要我们从学科德育的本真含义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角度出发,积极探寻有效的发展路径。下文从师资队伍、教学维度和制度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阐释。


    (一)师资力量:打造高素质的学科德育教师队伍。


      1.增强教师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学科教师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牢记初心和使命,从思想深处确立学科德育的自觉性,强化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动性。


      2.锤炼学科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先正己。学科教师应端正思想,以身作则, 确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发展意识, 在学科德育中力戒功利心态,秉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充盈和丰富人性,涵养学生品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积极推进各学科教师的德育交流与合作,建立学科德育教师共同体。学科德育的扎实推进,仅靠单科教师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尚有赖于各学科教师的团结协作和集体攻关。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阶梯型的学科德育教师队伍,彼此交流、分享学科德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学科教师的育人职责,既可扭转学科教师推卸德育责任的错误心理,也可规避或消除学科教师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窘境,还可推动学科教师的集思广益和教学合作,推动学科教师在共同体中不断成长,促进学科教师德育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教学维度:依据学科特点组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包含了公认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学科显性的、隐性的知识或基本原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是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科教师要增强发掘学科特点的敏锐性,结合本学科的独特性与应有本色,秉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组织与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1.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应以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为指南,而非学科知识教学工作任务所驱使。如叶澜教授所言,“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2.学科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学科德育的内涵,深入挖掘各学科中本身蕴含的德育要素,有的放矢地把德育元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科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学科德育中的德育不是外加于学科的,而是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是自身内在的“溢出”而非外在的“渗透”或强加。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所指出,“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等。这就要求学科教师深入把握学科德育的内在特点,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硬性植入德育,否则便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重视学生的内在道德体验而非预设性的强硬灌输,促使预设和动态生成相得益彰。在学科德育中,精心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一味地按部就班地遵循预设开展教学便难以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新的道德发展境界。此外,由于学科中蕴含的不少德育因素是以隐性状态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道德主动性,增强学科德育的体验性、欣赏性、内化性与生成性。


   (三)制度层面:为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学科德育的形式化运作,致使德育的效果不佳,难以扎实推进学科德育的有序进行。提升学科德育的执行水准, 需要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和保障。


      1.提升学科德育制度供给的意识和思维。要坚决舍弃一切不适应学科德育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尤其是要遗弃“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只管育德,道德与法治课以外其他各科的课堂教学只管育智”的狭隘的制度设计观念,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上下互动的制度设计方式,用公正或道德的制度价值观引领学科德育的供给,培育学科教师的制度认同心理,以适应或服务于学科德育有效实施的需求。


      2.建立健全学科德育的整合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德育课与其他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协调机制,建构起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一体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的整合作用,并完善惩戒与激励机制,奖罚分明,从而有效避免将学科教学和德育进行人为割裂的错误做法,不断提升育德成效。


      3.完善学科德育制度实施的操作程序。学校要建立学科德育的管理与评价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并激发师生的监督活力,提升学校和教师落实学科德育的自觉性;要严格落实学科德育的问责机制,严肃责任追究,让形式化的学科德育运作无立身之所;要加强制度执行队伍的建设,推进学科德育的规范化和一贯化,切实提高学科德育的执行力度和水平。


   (四)策略层面:应用有效策略,注重自然渗透。


      制定策略要紧扣精准的目标。教师在组织实施学科德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学科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目标制定上,设计好每课知、情、意、行各方面的恰切的德育目标,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给予落实,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防止出现德育、智育“两张皮”的现象。


      1.应用策略要以“渗透”为主。根据学科德育的特点,“渗透”是实施学科德育最基本的策略。只有用好“渗透”,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实施学科德育,学科内容是载体,而德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使学科性与教育性相融合。形象地说,德育渗透就像养分通过木质部送遍树木全身,而不是吊瓶施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没有感觉到施教者意图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这就要求学科德育的实施,不能离开学科知识载体进行额外的说教、贴标签,更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以至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落实策略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一是要因“材”施教。学科德育的策略落实是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依托的,教师要借助教材提供的教育情景,发挥出内容与策略的教育价值,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防止教育渗透变无源之水。二是要因人施教。德育渗透要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要选准德育要素、德育内容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贴近学生实际、对症下药,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应在学科德育中实现知情意行并举,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五)思想层面:树立大德育观,增强示范性。


      1.学科教师要增强实施德育的自觉性。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德育观,明确认识到德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如上所述,虽然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德育要素和德育内容,但其德育价值很难自发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增强实施学科德育的自觉性,保持较强的德育意识。具体来说,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育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具有全科、全员育人的意识;二是要坚定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三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认识水平,以身作则,促进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


      2.教师的课堂言行要发挥德育示范作用,一是身教重于言传,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至关重要。教师若能保持仪表端庄、真诚和蔼,举手投足大方自然、问答交流从容有序,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是在师生互动中也将不断出现德育生长点,教师要从内容整合、教学策略等方面加以预设,捕捉和运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德育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德育示范作用。比如,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教师是否践行了尊重、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教师点评时,对相关的人和事物具有怎样的判断,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动作的互动,能够传递给学生的的德育信息。


      当下,培养学生必备品格成为社会的共识。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使得学科德育这棵成长中的树苗顺利将根须扎入各学科中,汲而取之、合而并之、容而化之。基于此,教师更应该深入理解和研究学科德育的内涵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空间里推动学科德育的渗透和发展,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1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