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从树上来

妙妙
创建于09-25
阅读 2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绮丽的西湖之中,有个叫做孤山的小岛。小岛之上,坐落着浙
              (浙江省博物馆前的西湖一览)
江省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院落式的建筑群,在这里,我不经意间遇到了漆器精品展馆。
              (浙江省博物馆中的文澜阁)
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比如桌椅柜子,表面一般都涂了漆。太过常见,我们对漆没有距离感和神秘感。这些触手可及的漆,实际上是现代精细化工产品--涂料,因为其效用的类似而仍沿用最初的名字而已。
但是漆,却是中国人一种久远工艺发明,一种把自然资源转为人工之物的艺术。漆是从漆树的切口中流出的一种液体状树脂,能够防腐、耐磨损、耐高温。每株漆树一生中最多能产10公斤漆,因此是一种难以在短时内大量产出的自然资源。刚从漆树中流出的叫生漆,生漆经过日晒或加热后,减少了水分含量,成为熟漆。在熟漆中加入胶或者各种颜料,就可以刷到木制或者竹制等器物表面,形成一层漆膜,起到保护作用,也改变了美观程度。漆膜的形成有苛刻的条件,一般来说,温度要在20到30摄氏度左右,同时湿度要在80%左右,才能形成坚固的漆膜。
博物馆的资料显示,漆树原生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制品发现于宁绍平原。7000--8000年前后的宁绍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繁盛,水和热都刚刚好,恰巧成为了漆工艺的诞生地。
图片来自《潮起东南-河姆渡文化图录-(孙国平)》
漆几乎是中国人最早发展起来的艺术之一。在余姚河姆度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漆器,一个朱漆大碗。我们不妨想象,在某个温暖日子里,制碗的手艺人在棕色的熟漆中,加入研磨得极细的朱砂,调成均匀的红色,然后把粘稠的红漆细心地刷到木碗厚重的碗壁上,并把它放在遮阳通风处荫干。细腻而光亮的漆膜,鲜艳地红到了今天。
图片来自《潮起东南-河姆渡文化图录-(孙国平)》
漆是一种有机物,能保留到现在的,其比例是少之又少。可以想见7000年前,漆用品已经到了比较广泛的程度。由于有机物保存的困难性,我们终究无法上溯、推测,确定什么时候是中国人利用天然漆的起源。
最早时,人们是直接利用生漆的,比如余姚井头山遗址,发现的两件木制品上就有生漆的印记,那是距今8300年。几千年来,人们慢慢发现了通过制熟过程可以提高漆的性能及使用的便利,增加了粘着性和对颜料的承载力,使得漆的利用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并渐渐发展出了复杂的工艺,相应的就有了纷繁的漆制品。
比如堆漆、剔漆、描金、识文,螺钿…
                 (识文描金经盒 北宋)
剔漆根据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剔红、剔黑等。你也许跟我一样吃惊,漆器表面高起的花纹部分,是一层层的漆累积起来的高度,而后又经雕刻而凸显出来的。这就是剔漆的含义。
                    (剔红八角盒 明)
剔犀是剔漆中很极致的一种,首先在胎骨上刷漆若干道,使其在胎上堆积到一定厚度之后,再换另一种颜色的漆刷上若干道,然后再换成另一种颜色继续刷,有规律地使两种或多种色彩层达到一定厚度,之后用刀把漆层雕刻出、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过程结束后,获得的不仅有漆的亮泽敦厚,还有色彩的明丽。在制作过程中,与所有剔漆工艺一样,每一层漆刷过后,要等到它干到适当的程度,再刷第二遍,如此往复到上百次。因此制作过程最大的特点是时间跨度特别长,旷日持久,需要极大的耐心、强大的持续力和专注力。期间如有差错,都可能导致作品的失败。所以,每个剔漆作品,简直可以说人对自我个性的强大挑战。
(黑漆螺钿盆 明)
与它制作时需付出的巨大心力相反,漆器制作是一种十分抑制并讲究分寸的表达艺术。相应的,漆层附着在器物的表面,很多的时候人们会忽略它的存在,漆器因之也是一种低调的艺术品。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它没有像雕刻、绘画诸如此类,能够自由地成为独立的作品,高调登场。
(剔红菱花式盆 明)
凡艺术品,总归是人在时间中与自我对话的结果。而漆制品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更为特殊的,强调了时间的作用的特殊艺术品。它是艺人们耐心地用时间来凝结而成。在这里,时间成为第一要素,时间被一节节地贮存在一遍遍的刷漆过程中,最终折叠成坚实的漆膜。
                    (螺钿几 明末清初)
所以,在当代的快节奏中,它注定是一种要远离而去的艺术。市井里有许多让人体验手工艺术的场所,如陶瓷工场、景泰蓝工场、绘画学习班等等,但我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半天,也没找到传统漆艺的体验工场。也许,它不合适现在的我们,因为我们现在手上似乎没有了时间。
所以下次到了博物馆,若看到漆制品,一定多看两眼。它们正走在成为绝品的路上,惊艳地别离而去。
阅读 2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