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匠心,叫相互引领,有一种传承,叫师徒相授。
“青蓝结对清秋始,惟愿枝间子初成”,为了加快我县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脱颖而出。2024年9月25日下午,莒南县小学数学“青蓝结对帮扶工程”启动仪式正式开幕。本次结对仪式由董可欣主任主持,小学数学教研室王主任等领导出席。
会议开始第一项彭春燕主任宣读了师徒结对名单及结对帮扶协议内容,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明确了师徒结对工作中师傅和徒弟的职责和要求。希望每位师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上课心得及方法传授给徒弟,帮助他们尽快在业务上进行提升,钻研授课的方式方法,早日成为小学数学的中坚力量。希望每一位徒弟虚心向师傅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孙钦娜老师代表师傅发言: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师徒结对过程中,我们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新教师们,成为新教师们工作上的良师益友,生活中的知心姐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徐婷婷老师代表徒弟发言:我们会毫不犹豫以我们最大的热情和努力加入到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虚心向师父请教,勤学多问,以诚心、细心和耐心的拜师态度,用勤学、勤问、勤看的拜师方式来实现自我的提高。
会议第四项由王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致辞,王主任对“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强调了四点要求:一是明确帮扶目标和计划;二是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四是定期评估和反馈。王主任指出生本课堂讲互动,注意检查课堂三个素养:观察、思考、表达是否已做到位,其中观察一词,正是李政涛教授所说的捕捉力,这种捕捉力,思考问题的过程,学生身上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将会照亮贯穿整个课堂。王主任指出师徒结对互相帮扶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是师傅一味的输出,徒弟一味的输入,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是相互的,共同进步,共同收获。师徒之间建立团队协作的意识,互相支持支撑,师傅和徒弟在相互观察中,使得课堂中优秀的一面更加凸显展示出来,课堂主宰者实施者是徒弟,课堂有创新点要源于平常课堂上体验,多观察学习名师是如何解决的,师傅和徒弟互相支持,携手前进。王主任希望师傅们担起责任,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希望年轻教师以师傅为榜样,以学而不厌的态度虚心请教,学其思想、学其本领,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提高教育教学及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育人理念和方向迈向更新的高度!
彭春燕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发言:师徒结对帮扶是一种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勉励新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课堂板书规范工整,教案书写详实完整,积极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彭主任指出在座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尽快的找寻方法,突破困境,从业务上进行提升,尽快得到专业水平,成为骨干力量。彭主任并分享了自己的送教经历,在送教磨课过程中,不应贪图小程序转文字,在自己手写课堂语录的过程中,会收获到在听的时候感受不到的这节课的层次性,会发现这节课更多的亮点,体会到教师用语每一句都有深意,体验到环节的总结收尾,教师语言简练,表达到位。整理完手写教案,在录入电脑的过程中,上课的思路也了然于心。只有在深入这节课中,才会明白环节设置的深意,磨课用的方法是脑海里都是学生进行空讲,徒弟不应过分依赖师傅的帮助,应坚持自己的努力,疑难请教师傅,还原形,更要还原神。彭主任细致地布置了青蓝结对常规工作,现场对老师们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要求新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好定位,主动虚心学习,多听课,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推动自身的快速成长,并对青蓝结对工程提出了殷切期望。
会议最后师徒进行合影留念。桃李丹青育新人,杏坛后浪推前浪。本次师徒结对活动是起点、是平台、更是责任与担当,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好似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期待师父的“蓝”,越来越精彩,徒弟的“青”,更胜于蓝……师徒结对传薪火,教学相长共前行,相信本次活动一定能使莒南县小学数学步入更新、更快的发展轨道,最终实现共同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