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椰博小学2024年秋季数学组第4周新课堂人人公开课活动

李小苗
创建于2024-09-25
阅读 9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人人公开课”活动,促进教学交流与提升,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教学风采、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椰博小学数学组9月25日上午开展课例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安排如下:

        环节一:课例展示

        1.林敏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简单的周期》;

        2.高婧婷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3.李京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

        环节二:评课议课

         活动在郭倩倩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林敏老师执教《简单的周期》

        本节课虽然是比较枯燥的概念教学,但林老师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结合具体情境,侧重于规律探寻让学生经历感知规律——探索规律——交流规律——应用规律的全过程,通过观察、画图、圈一圈、分一分等方式发现规律,感受“周期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周期规律的除法模型。

高婧婷老师执教《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这堂课中,高老师巧妙地通过实物展示,直观生动地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课堂上,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通过折叠、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图形的边与角的特点,加深了理解。整堂课上学生参与度高,不仅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还培养了观察、比较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李京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

         李老师在课堂最开始就将“转化”思想请进课堂中,自然地引导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让学生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分割法”和“添补法”的思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发现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规律和解题步骤,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度高。

        

         吴玲老师对李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给出很高的评价:首先,在李老师的课堂中能看到海口市课堂指导意见的六大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其次,李老师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在多种不同思路方法碰撞对比中,加深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最后,李老师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循循善诱,课堂各个环节处理把握得很好,课堂效果很不错。

       

         张莹莹老师主要谈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观课感受:高老师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觉观察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感受着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另外,在学生认识完了长方形的特征之后,通过自主探究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顺其自然地推理出正方形的特征,并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熊雪玮老师谈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观课感受:本节课的知识容量大,但李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环环递进,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问题导学,限时讲授和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激励学生积极展示,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欧阳老师谈《组合图形的面积》观课感受:在李老师的课堂中,学生都能积极展示自己的发现与方法,将本单元的转化思想贯穿于课堂,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根植于学生心中。在方法交流环节教师及时点拨,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王丽玲老师谈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观课感受: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习过的基本图形,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增强了学生对组合图形的理解。但本节课更加注重如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对如何计算的环节,没有让学生经历如何利用条件求出组合面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割组合图形难度不大,如何计算出来也是重点,可以花多些时间在上面。

       

        罗情情老师主要从四年级《简单的周期》谈观课感受:林老师以感知周期——认识周期——应用周期三个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期现象,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周期现象,整体上流程设计合理,但在感知周期时花的时间较多,所以在认识周期和应用周期环节没有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坚实“支撑”,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源”,更是确保教学质量与促进个人发展的不竭源泉!借人人公开课的教研之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图文:李小苗

初审:邓惠丹

复审:邢钰婧

终审:刘坚

阅读 9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