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金秋收获季,正是教学百花开。以“问思辨”教学模型构建高质量课堂——“人人上好一节课”,聚焦课堂教学,加强师能建设,帮助一年级数学教师深入理解新教材,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9月24日上午,实验二小观湖校区一年级数学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了公开课交流教研活动。三位青年教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三节课。雷杏老师执教的《1-5的加法》,薛文宁老师执教的《1-5的减法》,穆建花老师执教的《1-5的减法》。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这是一场集教学、教研于一体的精彩“盛宴”。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场精神盛宴,体验了一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课;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场研学盛宴,各位数学教师通过一起交流思想,碰撞出教学智慧的火花。
雷杏老师执教的《1-5的加法》在新授环节,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中,清晰地体验由实物到抽象的过渡,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不断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反馈预学环节雷老师通过学生的作品和生活中能用算式表示的事情让学生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感悟3+1=4符号表达的一般性,由一个具体问题抽象到一类问题,培养初步的模型意识。同时,基于幼儿注意力短暂这一特点,在课堂中进行律动游戏,实现幼小衔接,寓教于乐,既有效调动学生,使其拥有更好的专注力继续学习,又巧妙融入本课知识,快乐轻松地进行巩固练习。
薛文宁老师执教的《1-5的减法》。薛老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设低年级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减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下3个,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薛老师在教学算法时,对算法多样化进行了加工,呈现了3种方法:倒着数、利用分与合、想加算减法。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小结环节,薛老师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薛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穆建花老师执教的《1-5的减法》一课,目标明确,以生活中的情景图的形式导入,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知减法的含义。穆老师通过让学生摆圆片抽象出减法,明确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在辨的环节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比多少的过程中自然引出“一一对应”和“同样多”等关键要点,很好的体现了数学的代数思维。而且穆老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细节处理特别好,做练习时巡回指导,表扬优秀,指出问题。
观课议课,思维碰撞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听课活动结束后,接着就开展了互助式评课活动。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教学“火候”,老师们在交流中探索着答案,大家结合课例进行精彩点评,既分享了课堂的亮点、可借鉴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不足、改进的措施;现场气氛热烈,各位老师的不同理念及方式在这里碰撞出了火花,也带给老师们不少启迪。
亮点之处:
1.有效利用主题图引入新课。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算式。
3.注重实践活动。
4.有多样化的评价。
5.注重常规培养。
6.善用教学工具。
建议:
1.语言再精炼一些,不重复学生的话。
王琦校长在大家的发言后,进行了总结: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情境、生活实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每节课根据课型,内容适度把握一、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王琦校长还给大家分享了数学绘本《你好,数学》。
专题分享,砥砺前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最后,杨丽芳老师分享了“问思辨”教学模型,建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的实践研究小专题。从教学方法种类、学问思辨行课堂、创新教育方法和几点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分享,教学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预学式”自主探究学习法、“探究式”小组合作教学法、“变革式”常规教学法。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感谢第三十六小学二年级王琦校长、杨丽芳老师莅临观课议课,为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马晓红校长及观湖校区一年级各位数学老师前期为三位老师磨课。
春华秋实,万物始于春而成于秋。通过本次听评课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体现了教师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美丽的浪花,教师将在不断的磨砺、反思中成长,在深入的研讨、学习中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