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平顺一家亲   千里送教情谊深

——怀柔平顺基础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

创建于09-24
阅读 30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橙黄橘绿送秋色,桂花香里望丰年”。怀柔平顺一家亲,千里送教情谊深。为了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相互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9月24日,怀柔平顺基础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暨初中八年级听课议课和课堂教学经验分享活动在平顺二中进行。参加活动的有全县初中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平顺教研室许国平副主任,平顺二中石爱忠校长等40余人。

活动一:课堂观摩

       怀柔区骨干教师,一零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梁彩玲执教《背影》。梁老师以一张雨中父子照引出题目《背影》,接着就文中经典段落“背影”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赏析式、感悟式、拓展式批注的方法,并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用学到的方法为文中“四次落泪”做批注,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批注,积极参与,踊跃展示。最后在歌曲《父亲》和梁老师的试水作文《那一刻,我读懂了父爱》中,大家再一次被文中的父子深情感染。

      平顺二中语文教师李沂岩同样执教《背影》,李老师以课文经典插图“背影”入题,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以“初读课文寻背影”—“再读课文悟背影”—“角色扮演书背影”三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了朱自清笔下的父子真情,课堂在李老师一首自创小诗《致父亲》的深情朗诵中收尾。

活动二:教学研讨

     “送教”要“教”更要“研”。在交流中找不足,不断反思,反思再进步,将更好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在切磋中,现场听课的老师们积极主动并针对性地进行了评课发言。

      今天有幸听到了北京梁老师和二中李老师的别具一格的公开示范课,深受启发,同时深深地感觉到了老师们的智慧和奉献精神,的确是一次思想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俗话说“不听别人的课,上不好自己的课;不听名师的课,上不出精彩的课”这话一点不假,尤其现在课标难了、教材活了的新时代,就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务必在教材、教法、学生、学法上下大功夫,努力做好授、悟、说、写,特别是精准应考的矛盾,力争让孩子们在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带动下,在情境教学的引领中让孩子们在别开生面的语文知识的授受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流并交际,同时又能达到升学的更进一层的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研讨活动,相信我们在县数育局、教研室及各校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的平顺语文教育教学有更高层次的突破!

      梁老师的课通过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引导学生理解了本文父子情深这一主题。课堂呈现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方面很多,其中批注法的指导,我认为很好。今天听梁老师归纳为赏析式批注、感悟式批注、拓展式批注。这样归纳出来非常清楚,便于指导学生,同时便于学生理解如何做批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背影》这样的经典散文运用这样的批注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让他们在叛逆的年纪理解父爱无私的真正内涵,我想这是《背影》存在于语文课本的最好意义吧。

     李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也感染了我。尤其是“波浪线红笔勾出来”,阅读方法的指导具体明确,这也是我学习的地方。李老师整节课朗读贯穿其中,朗朗读书声最是醉人心,在朗读中感悟父子情深。尤其最后李老师自己的作品是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他不仅自己写了,还带着学生读了。读得很深情,很有感染力,这些都是一位优秀语文老师扎实功底的体现。

      北京梁老师语言亲切,亲和力强,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氛围当中进行学习。梁老师在课程当中耐心引导孩子们去寻找背影,聚焦背影,感受这买橘背影中蕴含着的浓浓的父爱。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品味儿子的四次流泪,体会作者情感的激荡与变化,总结赏析式批注、感悟式批注和拓展式三种批注方式。此外,一首动情的《父亲》更是为本节课增添了别样的温情。平顺二中李老师以“一个背影 、一生牵挂、 父子情深   传为佳话”开始本节课的讲解,课堂氛围活跃,多次引导学生读文章,通过初读寻“背影”,再读悟“背影”,让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当中感受了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此外,重视学生对文字的品味赏析,抓细致入微的描写,让学生时刻带着问题畅游书海。整堂课下来,学生读透了父爱,读懂了父子深情。

山高人为峰,梦长脚更远。 听了两位老师精彩的讲解,不管是授课方式还是课堂效果,都值得自己认真学习,收益很多。梁老师的课,目标明确,中心明了,主要依托批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尤其是紧紧贴合当下的阅读热点——赏析,进行高效指导,这一方面,我还有待提高。李老师的课程,结构完整,课堂注重集体朗读,始终都激情澎湃,学生的互动也很积极,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

活动三:领导寄语

       跨越千山传经送宝,教育理想同堂论道。我们感谢北京怀柔101中梁老师走过燕山,来到太行山,送来了教育思想,送来了新的教育方法,送来了新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是一次文化大餐、课堂盛宴。梁老师和李老师基本功扎实,都勤于写,善于写。同一节课,不一样的教学环节,不一样的课堂结构,不一样的教学风格,都收到了教学目标达成的共同效果,这是思维的碰撞,是教育的交流。他们在课堂上展示了各自的作品,感染了听课教师,感动了听课学生,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达到了耳濡目染的效果。

       一次教研,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希望梁老师常来平顺传经送宝,希望平顺的教育同行、语文骨干手拉手,常来常往,真情沟通,共同促进平顺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研室许国平主任在讲话时着重强调了在课堂中教师的重要性。第一,学生参与度,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只是老师的独角戏;第二,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课堂中要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学生才更有兴趣学习;第三,教师要熟读课标,把握考试方向,目标达成度,完成课堂目标,这节课才更完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适时地总结与引导,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老师们对今后的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信心。

       本次“送教”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送教下乡活动如一缕丰盈而温情的阳光,为平顺教育新增了秋日的活力。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教师素养提升永远在路上!

阅读 30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