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型为导引,建模型以增效

——记集美区洪冬梅名师发展工作室第四次专题研讨活动

yyx
创建于09-24
阅读 7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模型认知,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现象,揭示本质。2024年9月24日上午,洪冬梅名师发展工作室于厦门市第十中学杏林校区开展“以模型为导引,建模型以增效”为主题的第四次专题研讨活动。

主题讲座

活动开始,乐安中学张秀红校长以“建模思想下高三化学复习“为主题为各位老师讲解化学模型的内涵,分析化学模型建构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化学模型进行分类,重点介绍了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

教学展示与研讨

教学课例展示

厦门十中的赖晓盈老师与灌口中学的谌天利老师分别以《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题开展了两节高三一轮复习课。

赖晓盈老师以制作芯片为情境载体,基于硅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等核心知识点,结合元素周期律和价-类二维图回顾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价-类-律”三维认知模型,并从中提炼制备硅单质的可视化思维方法,以真实案例为背景设题进行即时课堂评价。

谌天利老师以硅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建构热力学、动力学多维视角分析模型,关注学生定性定量思维的综合发展。通过不断提供相关数据作为“抓手”,结合物质结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和价类二维等视角从本质上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引导学生基于认知模型解决复杂情境下的真实问题,并不断完善结构化知识网络。

教学研讨

  赖晓盈老师和谌天利老师分别介绍各自课堂整体设计思路以及针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思路。工作室其他老师对两节课做出点评,随后工作室主持人洪冬梅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小结:在今天的教学研讨中,赖老师和谌老师在课堂中体现了她们对元素化合物复习的深刻理解。赖老师从结构出发,以类价二维图为工具,提供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构建工业制粗硅,粗硅提纯工业流程,体现了必备知识与情景关联,有效降低工业流程的陌生度,解题过程可视化。谌老师则以硅及其化合物为情景载体,融合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应用建模思想(结构视角,类别视角,特性视角),让建模过程可视化,有效突破工业制粗硅产物及强酸制弱酸设计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强化了证据推理能力,体现了认知视角关联,外显构建了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两位老师在整堂课的构建中都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模型建构,通过相应的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元素物质的性质外显,建立联系,为高三学生提供复习元素化学的又一重要“抓手”。最后,集美区化学教研员吴福林老师结合化学模型建构的大主题针对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做出指导。

教研活动总结

随着第四次化学学科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圆满落幕,我们不仅收获关于化学教学中使用模型建构的宝贵经验,更激发每一位参与者对于化学教育的无限热爱与深刻思考。在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沃土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用可视化的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引导他们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会从模型视角看元素,用模型思维解新题。

阅读 7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