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前一阵看了《我是落花生的女儿》,里面提到了本书作者(毛彦文)的丈夫(熊希龄)在香港辞世前后,许地山等朋友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后来网上看到《南渡北归》里还写了吴宓曾对毛彦文爱的如痴如狂(只是由于我阅读《南渡北归》的年代有点久远,很多细节都忘记了。)。
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在她八十多岁时写的流水账形式的回忆录。毛彦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历尽了沧桑。她出生在浙江江山,自幼聪颖好学,学习成绩优良,最后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的老师。她的感情经历也曲折坎坷:从小就被父亲订了娃娃亲,后来经过抗争,在迎亲之日选择了逃婚;与表哥的恋情,轰轰烈烈,最后因为表哥移情别恋而取消了婚约;在被退婚的灰暗日子里,她表哥的朋友吴宓对她产生了情愫,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毅然与发妻离婚,专心追求毛彦文,但最后还是始乱终弃;就在作者对爱情已经绝望,准备孤独终老时,出现了她后来的丈夫——熊希龄,在亲友的撮合下,最终成就了一段忘年姻缘。只可惜,这段美好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的时间,熊希龄因为突发疾病,撒手人寰。
这些经历读来实在令人唏嘘。
我原先对熊希龄不怎么了解,读完这本书,对他有了大概的认识,这位湖南神童、晚清翰林、民国总理,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他的诗词文采飞扬,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俊逸秀美、张弛有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毛润之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书中有几篇作者写给亡夫的长信和纪念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读来令人动容。
在这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用平淡的语气回忆陆续已经离世的几位亲友,落笔看似轻松,读起来却万分沉痛。(四星)
关于描写明朝历史的书籍,以前读过的有吴晗写的《朱元璋传》、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陈梧桐写的《崇祯往事》,这些只是近300年明朝历史中的片段,另外就是粗略翻过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由于一些书籍阅读的时间比较久远,再加上自己有读过就忘的习惯,因此关于明朝的历史,记住的也就是个大概。6月初参加一个跑步活动,活动开始前跑友徐帅送了我这套书——《明朝果然很有料》,一共5册,这样规模的大部头,让我有点犯怵,但是既然人家热情赠送,那么我还是应该抓紧时间静下心来认真读读。
前后花了将近20天的时间,读完了这套书,整体感觉作者写的中规中矩,谈不上有什么新的特点和突破,不过能够把明朝的历史梳理一遍也确实不容易。
明朝的历史实在是一言难尽,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发展较为昌盛的朝代之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有过英明神武的盛世,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有过昏庸无能的乱世,如明英宗朱祁镇、万历皇帝朱翊钧时期,历经几任皇帝的折腾,再加上宦官弄权、政治腐败、内外交困等因素,最终使明朝走向了灭亡。
可以说明朝既经历了强盛,也遭遇了衰败,留下了许多令人惋惜的地方。然而,最让人无奈的是,明朝由于自身的原因,长时间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错失了大航海时代的机遇。而欧洲列强则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逐步向深海进军,迈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借鉴。(四星)
作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在海外的华人,虽然曾经跟随父母回到国内并计划定居于此,但是由于战乱和动荡,最后还是去国离乡,在东南亚地区成长成家。他一身辗转于泗水、怡保、伦敦、吉隆坡、新加坡、堪培拉和中国香港等地,退休后定居在了新加坡。这种“长年半游牧生涯”的经历,让作者产生了《家园何处是》(原版的英文名:HOME IS NOT HERE)和《心安即是家》(原版的英文名:HOME IS WHERE WE ARE)的感慨,以及长期萦绕着他的身份认同。
阅读完这套书,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有两个方面:
1、作者出生在一个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传统家庭,父母亲以及他的夫人给与了他无私的关爱,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从小就辅导他中文,让他接受传统中文教育,并将他送入英文学校;慈祥和蔼的母亲给了他家庭的温暖,并持续支持和鼓励他的学业;同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的夫人林聘婷,无条件支持他的学习和工作,并为此经历了多次搬家,每次搬家无论在哪里落脚,林聘婷总能给家人建造安乐窝,书中说到他们将搬去堪培拉:“在9月中旬离家的前夕,聘婷环顾四周,仔细盘点了我们要带的东西,然后对我说:‘我们住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家。’我点点头,对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良好的,充满温馨、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氛围,使王赓武成为了一位具有丰富学识、贯通中西的成功学者。
2、书中穿插着作者的母亲丁俨以及他夫人林娉婷的回忆性文字,这两位普通而伟大的女性的文字的展现,使得“家”与“爱”更加立体,也让这部回忆录增添了更多的温馨和爱意。
很多人说这本书是继黄仁宇《黄河青山》、齐邦媛《巨流河》之后,又一本充满历史细节、家族记忆和个人魅力的跨时代记录。我赞同这个观点。另外我也想到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高尔泰与王赓武都是江苏人,都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只是一个大学毕业后历经了各种运动,一个大学毕业后参与了各种访学研究。
书中有一段内容,讲述的是作者在读大二的时候,他的老师安德森竭力向他推荐了一本书《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这本书给作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第一次读到“我拒绝效力”(“I will not serve”)这句话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几年后,他意识到这句话始终萦绕心头,可能使他就此放弃了公职生涯,这也是他第一次没有仔细考虑就背弃了他父亲和祖辈灌输给他的儒家价值观。作者这样说:“在我内心深处,这句话指引着我离开政治,去寻求更大的自由。”(四星)
很多人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那部非常成功的同名电影,我也不例外。只是小说跟电影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一方面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更丰满,情感描写更细腻,譬如蝶衣和小楼的互相批斗、互揭疮疤那部分,把人性最残忍、最卑鄙的部分表现的淋漓尽致;已经成为文艺界毒草的段小楼为了保护菊仙,逼不得已说出“我不爱这婊子,我要跟她划清界限,坚决离婚”这样决绝的话,前一刻还傲然挺胸,坚称“我不离婚,我受得了,我是他堂堂正正的妻”的菊仙,顷刻间目光僵冷,直直地瞪着小楼,情如陌路,这个自始至终只想要一个正常人的普通生活,一个能让她摒弃“婊子”称号、清清白白立于人前的身份的女子,最终穿着嫁衣上吊自尽。
另一方面,小说的结尾与电影也有很大的不同,电影中的情节是蝶衣拔剑自刎,一出真实的“霸王别姬”,令人荡气回肠,而小说则完全是另一番场景。
我认为,原著中最出彩的人物应该是菊仙,这位敢爱敢恨、大胆泼辣、聪明纯粹的社会底层女性,为了奔向新的生活,为了她所爱的段小楼,不惜拿出全部家当换取自由身。她可以不在乎世人对她的看法,但她无法忽略段小楼对她的看法,世人都可以唾弃她、指责她,只要段小楼爱她她就有无限的力量活下去,可是,当段小楼被迫说出那句“我不爱这婊子”时,菊仙的世界轰然崩塌,她的精神支柱一瞬间被摧毁了,她不惧怕青楼中的恶霸,不惧怕混战中的乱兵,她不怕刀枪棍棒,她只怕段小楼心里没有她。
在大动乱的年代,面对那些批斗她的小将们,菊仙昂首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虽是婊子出身,你们莫要瞧不起,我可是跟定一个男人了。在旧社会里,也没听说过硬要妻子清算丈夫的,小楼,对,我死不悔改,下世投胎一定再嫁你!”
看到这里,我内心不由得对这位普通女子产生了敬意,也对那段疯狂荒诞的年代更增添了一份无奈和唏嘘。(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