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肺炎等,它们很容易在抵抗力差的幼儿之间传播蔓延。因此,幼儿园收集了一些近期易发的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家长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肺炎
肺炎是一个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除了支原体,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还有病毒、细菌和真菌,其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患者常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部分患者也可接触感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
易感人群: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是高风险人群。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口鼻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播散。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天气变化时及时增添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戒烟、避免酗酒、保证充足营养、保持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
2.戴口罩: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做好日常的生活防护特别重要,戴口罩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新冠病毒、肺结核等。
3.手卫生: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也至关重要。
4.接种疫苗: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减少特定人群罹患肺炎的风险。目前应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疱疹 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传播途径:①呼吸道传播,也就是飞沫传播。戴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御作用。②接触传播。如果接触了手足口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后没有及时洗手,则很可能通过手的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以7岁以下幼儿多见,春夏秋季多发。
潜伏期: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有一些差异,大部分为3~5天。潜伏期是指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儿并感染相关病毒后,到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时间。手足口病典型症状为患儿手心、脚心和口腔内出现红色的斑丘疹,咽峡部可以见许多破溃,并伴有疼痛和流口水的症状。由于疼痛,患儿常有哭闹的表现。此外,还可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呕吐等全身症状。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手足口病需要隔离吗?
需要,一般隔离期为14天或症状消失后一周。
手足口病患儿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注意观察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注意观察呼吸:
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3、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腋温),每 1 ~ 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 1 小时应重测体温。
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2、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对于手部卫生要特别注意,对于家里的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进行清洁消毒。
加强防御
除接种疫苗之外,防护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另外,家长们也应关注宝宝周围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况,避免与生病的宝宝密切接触。
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宝宝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大会是严重的手足口病。
幼儿园的话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和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隔离,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让孩子居家隔离治疗,避免患儿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海东市乐都区幼儿园宣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