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每周都会进行卫生大扫除,阿姨们每天也会对班级进行打扫,这一活动引起了班级幼儿的关注,不少孩子表示也想参与大扫除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劳动愿望,给他们创造参与劳动的机会,于是我们开启了“班级大扫除”探究之旅!
大扫除知多少
1️⃣班级大讨论
1.什么是大扫除?
2.哪里需要打扫?
3.大扫除需要哪些工具?
我们围绕三个问题激烈讨论,让孩子认识大扫除并以绘画记录结果。寻找工具时,孩子们变身小小调查员认真记录,发现大扫除工具多且用途不同,可让打扫更方便轻松。
2️⃣确认大扫除时间
有了打扫的目标和所需的工具,什么时间开展大扫除,又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于是我们用投票的方式来达成共识,决定在每周五下午进行大扫除!
教师的思考
通过讨论和表征,孩子们对大扫除有了初步了解,然而仅停留于口头和纸上只是空谈。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参与”,让孩子动手实践,在劳动中感知习得、获得成长。真正的问题可引发真实探究,老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交流和绘画,分享问题、积极调查、共享经验,推动孩子拓展视野,搜寻大扫除知识,促使孩子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成长。
大扫除初体验
劳动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体验"。因此,应当让孩子通过动手实践,在劳动中感知与习得,从而获得成长。
1️⃣同来行动
初次体验大扫除,孩子们积极参与,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柜子,还有的…… 教室内外热火朝天。但过程中却发现许多问题。
2️⃣发现问题
3️⃣解决问题
1.讨论与划分区域
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孩子们提出分区域进行打扫的办法。于是,在讨论后孩子们决定先画出教室的平面图,然后根据平面图再进行区域的划分。
通过讨论,孩子们把教室内外划分成了7个区域:建构区、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口杯架区、走廊区、午休室区。
2.竞选小组长
分好区域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谁来负责这些区域呢?通过自荐推选出了7位小朋友担任区域的小组长。
3.人员分配
孩子们激烈的讨论着谁适合干什么?通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能更好地明确分工,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确定了分配方案,大家很轻松的进行了选区和组队……
教师的思考
初探大扫除,孩子们擦柜子、扫地有初步劳动技能。但因分工不明、无统一标准,首次大扫除后教室更脏乱。通过第一次打扫,孩子们认识到大扫除不简单,需小组成员齐心协力。
大扫除再体验
1️⃣认真工作
2️⃣发现问题
3️⃣解决问题
1.制定打扫计划
在小组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每个组都把自己的打扫计划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2.实施打扫计划
孩子们将小组分工细化,使大扫除任务更具体、顺序性更强,打扫完后,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检查。可见小组成员在实践中相互帮助,配合度高,处理事情逻辑性更强了。活动建立了初步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还收获了劳动方法和技能。
教师的思考
《指南》指出 5 - 6 岁幼儿应在活动中与同伴分工合作、克服困难,通过直接感知等方式获取经验。两次大扫除体验活动中,老师给予幼儿劳动自主权,引导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反复实践中收获方法技能,体会分工合作重要性,促进同伴交往,感受集体劳动乐趣。
本次活动的开展,孩子投入在一场沉浸式的劳动活动中,我们的课程故事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一直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