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9.4-9.20
观察教师:周明惠
观察对象:部分幼儿
观察背景
刚刚升入中班,美工区非常冷清,这几天只有偶尔一两个小朋友来转一圈,然后就去别的区域玩了,看到这一现象,在区域分享时,我就询问小朋友为什么不去美工区玩,原因基本相同:不知道玩什么,区域里的东西很乱,看不懂是怎么玩的,和小班的摆的东西不一样了…于是,我把区域里的现有材料按小班的习惯大致分好类后,小朋友们就进区寻找探索新的玩法…
初探索
今天晓雅到了美工区找了一圈后发现了一筐毛线,但是很凌乱,什么颜色都有,她就问老师:“有什么办法能把毛线分开?”诺诺就在旁边大喊:“我知道,我奶奶的线都缠在小棍上,一个颜色一个”于是,这几个小朋友突然来了兴趣,都想要去帮忙把毛线按颜色区分开,童童在下面的盒子中找到了吸管,他们觉得吸管可以代替棍子,就分别动手找了一个颜色的线团开始缠绕在吸管上。
初尝试
在把毛线全部整理好后,他们把毛线又放回了盒子里面,区域分享时我问她们,你们今天整理这些毛线,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香溢:“我觉得这些毛线放在筐子里还是会缠在一起的,老师能帮我再找一个盒子吗?”
若琪:“老师我想玩毛线,可是我不知道怎么玩,你能给我找找怎么玩吗?”
根据幼儿的问题,我又给幼儿投放了一个可以架空吸管的盒子,和一本编制小书。
在编制小书里面,孩子们找到了一个漂亮的物品——曼达拉,在美工区根据小书上面的提示,孩子们一起讨论出制作曼达拉的计划:从易到难。从最简单的方式 (一种方式绕线,两根木棍) 开始。),以及中等难度( 两种方式绕线,2-3 根木棍)的制作方法。
熟悉绕线规律后,孩子们便开始挑战。
若琪:“我要做一个跟我水壶一样颜色的曼达拉,水壶上粉色最多,所以先绕很多圈粉色。”
诺诺:“我要做一个绘本里面彩虹色的花。”
童童:“我要按照老师方法做一个粉色系列的曼达拉。”
香溢:“我要按照蜘蛛侠的颜色做一个简单的曼达拉。”
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曼达拉是很有想法的,但是因为第一次尝试,幼儿对于毛线的掌控力以及绕线方法还是很欠缺,所以作品的完成度还不够高。
乐探究
当孩子们都想尝试编织曼达拉时,都是教师最忙的时候。
“老师,我不会打结。”
“我也不会。”
“老师,我不会开头。”
“老师,线缠绕在一起了。”
“为什么我编制的曼达拉这么松?”
一个个声音让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的问题越多,说明孩子们学习的机会更多。干是、根据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会打结,线总缠绕在一起,不会开头等,孩子们一起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享和记录自己的好方法。
再思考
学习如何开头
教师教的开头的方法只有个别小朋友可以做到,可是大部分小朋友学不会,线总会松。孩子们经过讨论和实验,最后自己想出了办法开头多绕几圈线就不会跑了。从此孩子们终于解放了教师的双手,开始自己当教师来教不会编织曼达拉的小朋友。
学习怎样收尾
“如何收尾”的分享活动中,小朋友分享自己是如何收尾的,总结有哪些很好的方法,来帮助不会收尾的孩子们解决问题。
晓雅:“我是和开头一样,直接在旁边多缠绕几圈的,但是缠不紧的话容易散开。”
若琪:“我是让老师用胶枪帮我粘住的。”
因为幼儿现在还不能做到独自打结,所以给幼儿投放了手工胶供幼儿使用。
分析与解读
在这个以“毛线”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小朋友们的疑问,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解决,为同伴积攒游戏经验。在过程中看到了幼儿间合作的力量、有爱的行为、经验的串联互助、对探索新游戏的努力。
部分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能根据提示做出对应的缠绕方式,但个别幼儿现阶段只能进行单一缠绕。
支持与跟进
1.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注重去观察倾听幼儿,观察哪个小朋友学会了,倾听哪个小朋友的方法好。
2.利用区域小结时间协助幼儿做宣传,分享幼儿的好经验,也就是为幼儿打广告。逐渐班里喜欢编织并愿意挑战编织新方法的小朋友就多了,也就形成了合作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遇到困难的小朋友发出邀请,能解决问题的小朋友主动帮助解决。
反思与改进
幼儿目前编织的技巧较单一,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方法,但大部分都是在临摹教师的作品进行编织。幼儿的作品缺少创造性,都是线与棍的组合,没有添加其他的材料。后续会继续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创作,学习利用其他物品进行装饰,并且让他们观摩学习更多新的作品,拓展视野。
幼儿在编织过程中容易放弃,在了解幼儿遇到的困难后,可以简单地提示她出错的地方或解决办法。如果幼儿还是不愿意继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操作,让幼儿直观感受。
毛线活动进行了两周,但是我们和毛线的故事还在继续。幼儿在和老师的讨论中,有了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