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砖块,大世界,每个孩子都是造梦师。

用户13495419
创建于2024-09-23
阅读 3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拓砖行动

泥土那些事……


生成课程《拓砖行动》回顾梳理网络图

缘起


         益智区的小朋友们用土做了“砖块”,区域活动结束后迪迪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砖块"时引起了争议:乐乐:你做的是泥蛋蛋,不是砖块。如如:砖块可硬了,你做的一下就被捏烂了。石头:砖块是长方形(体)的。迪迪:我做的就是砖块,能盖房子了。源源:不能,不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不休,带着孩子们对砖块的不同见解,我们开始了拓砖之旅……

初探砖块

雪雪:用手摸上去硬硬的。     

笑笑:有尖尖的角。    

鱼鱼:砖头上还有裂缝。    

甜甜:大大的、长长的,是长方形的。   

小雨老师:砖块可以立起来,这是长方体。    

球球:砖块上面有小洞洞。    

豆豆:摸上去有灰尘。    

布丁:搬上去重重的。     

石头:颜色不一样,我们的砖块是灰色的,其他组的是红色的。

新的问题:砖块是怎么做出来的?

布丁:用土做的吧。

笑笑:是用泥做的。

恺恺:泥巴做的。

球球:石头做的。

红红:砖头那么硬,应该是用大石头做的。

小结:      

       幼儿根据前期对砖块的观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近距离的对于平常司空见惯了的砖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以后的探索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制砖一

幼儿利用教室已有材料尝试制砖

试一试

石头组


 将不同大小的石头拼摆在一起,摆成砖块的形状。

球球:石头粘不到一起,都散开了。

布丁:我们加点泥土吧,这样石头粘在一起,就变成砖块了。

笑笑:那我们试试加上泥土吧。

在石头里加入泥

石头加泥土做出来的不是砖块,这是石头路呀。

泥土组

用和好的泥土捏制砖块。

彤彤:中间的泥和在一起,边上的都散了,成不了   砖块的形状。     

冰激凌:需要把泥土固定好。     

云朵:用石头圈起来。    

沐沐:对,石头比较硬,我们用石头吧!

 用石头圈的方法不行,石头

都散开了,粘不住。

菲菲:我们用石头和泥土的方法制砖也失败啦!  

小雨老师:为什么会失败呢?  

源源:用石头做成的是石头路,不是砖块。  

乐乐:因为泥土捏不成砖块的模样。  

依依:需要把泥固定在一起。

小雨老师:怎样才能将泥土固定成形呢?  

糖果:把泥土放进一个盒子里面压扁,它就能粘在一起了。   

恺恺:把泥土装到盒子里面, 然后再倒出来。  

沐沐:益智区里面有塑料盒,我们把泥土放进盒子里再试一试吧。

一块一块放缝隙大,用力拍、压才能把泥粘在一起。哇!泥土终于粘在一起了,圆形的砖块做好啦。

新的问题:我们的砖块做好了,要让它变干,放在哪里合适?

可乐:放在太阳能照到的地方。

迪迪: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馨馨:放在地上。

恺恺:放在火上。

乐乐: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

源源:放在外面的草地上。

放在图书区,图书区这里能晒到太阳光。益智区桌子上也可以。

 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试试,衣帽间出来的门这里。

走访砖厂

调查内容:  

1、砖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2、制砖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小结:     

        幼儿第一次尝试制作完砖块后出现了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走访完砖厂后,我们一起回顾了孩子们走访砖厂了解到的信息,幼儿明确知道制作砖块最主要的材料是红胶泥土、黄泥土和长方形模具,所以需要孩子们收集长方形模具和泥土来进行砖块制作。

砖块砖块哪里见?

找一找

教师有话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 孩子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大自然的追随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风一沙都能引起孩子的驻足,激发孩子的兴趣。       

        泥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也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幼儿对于泥土可以用来制作砖块产生兴趣进行探究,不仅能积累泥土相关的知识,还能激发幼儿在制作砖块中的无限探索欲望。而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指导既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引导幼儿循着科学研究的流向去探索,使探索活动成为幼儿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有效的,富有价值的经验建构过程,让“探索”伴随孩子一直成长!

阅读 3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