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 ——冀南新区林坛中学第27届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

云舒
创建于2024-09-23
阅读 3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作为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进步。2024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是第27个推普周。为积极宣传和贯彻国家语言方针,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冀南新区林坛中学开展了第二十七届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

推普小知识

01.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02.普通话是怎么发展的?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发“京国之争”,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是以滦平语音为标准音。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03.为什么要全国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语言文字事业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同时,发展语言文字事业事关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现行文字共有40种左右。说普通话有利于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制定方案

“七个一”

国旗下讲话

主题班会

板报宣传

                           校园宣传

“啄木鸟”纠字活动

增强认同,凝聚力量

普通话如同一根纽带,紧紧连接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它让我们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找到共同的归属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在普通话的滋养下,我们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面向世界,开放包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普通话也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掌握普通话,意味着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广普通话,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推广普通话,让这座语言桥梁更加坚固、更加宽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力量!

--END--

阅读 3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