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的“落花生”

--刘楼镇中学“志教融合”社团劳动小记

文/ 徐宝群

志教融合
创建于2024-09-23
阅读 4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许地山先生在《落花生》一文中写到:“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上学的时候读这篇课文,懵懂。不明白题目为什么叫“落花生”,后来才明白,花生有好几个名字,“落花生”只是它其中的一个。我们这边俗称“长果”,是花生其中一个名字“长生果”的简称。

“志教融合”社团于今年晚春时节在学校劳动基地种植了一片花生,七八平左右的样子。“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这句谚语也说明了时节对农业生产的掌控。文学家的描述总是富有诗意,我们当下还不能沉浸其中。

收花生的季节到了。

花生地

收花生是个力气活,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能。

吴文博 陈美娇 刘梦 王佳欣 团队

 收花生还是个技术活,光有力气可不行,还要有方法。

吴文博同学徒手拔花生

目前花生地土壤微微湿润,黄土地糯而松软,徒手拔是个不错的方法。要抓住花生藤蔓的下方,轻提的同时左右晃动,否则花生果柄很容易折断而留在泥土里。拔出来的花生要抓住藤蔓将根部在地上磕一磕,抖掉泥巴,这样白白的花生就会齐刷刷地垂下来。

吴文博同学赤膊上阵,一身的力气有了用武之地。

摘花生

摘花生是另外一道工序,考验耐心和定力。力气大了或者小了都不合适,这个是个功夫活,每一个花生果都要兼顾。陈美娇、刘梦和王佳欣三位同学心灵手巧,摘花生没难倒她们,但她们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腿麻。

劳动中的快乐是常规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我们常说“劳动育人”,这当中当然包括育出一个好心情。

分享和奉献精神是“志教融合”项目的核心要义。八年级目前有17名团队成员,所有成员共享劳动果实。

商议分配方案

打包分配

生活即教育,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更让劳动教育从书本中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做一篇美文记录一下,隐含了田园的诗意。支撑诗意的却是汗水和对生活的反思。

阅读 4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