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栈桥》——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中一班观察记录

shmily
创建于09-23
阅读 3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案例背景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指出,教育者应该“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并感知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教育者还应给幼儿创造机会,支持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

       建构区是我班孩子们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由于刚从小班升到中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直接依赖于材料,合作意识不强,多处于平行搭建、独自搭建状态,没有一定的建构目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开始的无目的性且结构技能简单的单个建筑物搭建,转换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分工的合作搭建。接下来请跟随中一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积木的奇趣探索之旅吧!

活动过程与过程实录

 初次自由搭建

     刚开始积木搭建,孩子们非常的兴奋又开心,孩子们对积木有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他们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搭建,有的尝试搭建城堡,有的尝试搭建城市等。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些建构材料,他们将积木进行排列、垒高,不断的重复这单一的过程。

       但在搭建的过程中,孙志乔小朋友提出了要搭建玻璃栈桥的想法,并寻求其他小朋友的意见进行合作。在得不到其他小朋友的回应时,他尝试用八个圆柱形积木进行垒高,搭建他心中的玻璃栈桥。不一会,袁长智小朋友被吸引过来,并一起合作搭建。

00:28

       “玻璃桥搭建完成!”门宇皓小朋友也好奇的走了过来,并提出“老板,我要买两个饮料。”志乔一听便着急的解释道“不!这是玻璃桥!”但门宇皓与袁长智都想搭建卖饮料的小卖部,于是志乔提出:“下边是卖饮料的,喝完后上来,上边是玻璃桥。”

       听到志乔这么描述,门宇皓对此很感兴趣,用手模仿小人在上面走动。“很好玩吧!对吧!”志乔骄傲的说。在长智将两个圆柱形积木当作“饮料”放到玻璃桥上时,桥体因为承受不了积木的重量,倒塌了。

01:44

       玻璃桥倒塌后,他发现了圆柱形积木的不稳定性,便拿来了三块长木板进行架空,但由于木板厚度太薄,在搭建完成后不久,还是“砰”的一声倒了下来。

00:21

       游戏后针对建构区视频我们进行了讨论并总结。

        教师: “玻璃栈桥为什么倒塌?”

       “因为不稳,下面太薄了。”

       “谁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玻璃桥不倒呢?谁想上来说一说?”两个小朋友提出了不同的方法。

1.“把下面的换成厚一点的。”

2.“用两个木板把它夹住,就不会倒了。”

初次游戏探索解读

       在游戏过程中,志乔与长智等人意见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搭建玻璃桥,也能听取别人的看法,同意门宇皓小朋友卖饮料的想法。在搭建结果不满意时会进行反思和调整。在看到门宇皓小朋友对他的玻璃桥感兴趣时,会非常的开心且自豪。达到了社会领域台阶三中的:别人赞扬自己所做的事时表现得开心自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并开展活动。台阶五中:与别人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教师支持策略

(1)观察玻璃栈桥的照片,观察他们的结构特征。

(2)教师讲解搭建技巧,为幼儿提供理论性知识的支持。

(3)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教师引导幼儿“设计玻璃桥”。

第二次游戏探索

       孩子们根据设计图以及教师为孩子们提供的初次游戏经验的积累进行了第二次游戏探索,首先他们搬来了几块厚厚的长木板放在最底端做桥的桥墩与支架,把积木对齐后再往上搭。下面搭大块长板,上面搭薄薄的长板做桥面,两个支柱都分别用两块长板夹住进行固定。

       国栋小朋友尝试用小型长方体积木依次进行垒高做桥的支架和桥墩,大型长方体积木做桥面。

第二次游戏探索解读

       在第二次的游戏探索中,孩子们通过已有经验,在尝试中,验证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利用积木大小、数量,依次进行架空来探索搭建玻璃栈桥的方法。达到了形状与空间关系中的台阶四:基于操作经验理解空间关系方位的表征。

教师支持策略

1.游戏表征,并进行二次谈话分享。

2.提供透明桌布等材料。

第三次游戏探索

       在加入透明桌布后,志乔将桌布铺在了搭建好的桥面上,营造出玻璃桥“透明”的特征。

       玻璃桥在不断扩大。

       “老师,这个桥透明了!但小动物不能走了。”国栋小朋友将桌布做桥面,两端分别用积木固定住。但由于这样的桥面无法承受更多重量,在搭建一小段后幼儿便不感兴趣了。

表征分享

第三次游戏探索解读      

       在第三次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就已经产生了有目的、有层次的建构,孩子们通过前期的游戏计划与表征,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过程中幼儿使用了平铺、垒高、连接、架空等建构方法,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意识。

第四次游戏探索

       再次来到建构区,长智小朋友用不同厚度的长板进行搭建,在发现长板不够用时后调整策略,将两块长板重叠搭建桥面,增加玻璃桥的稳定性,逸飞小朋友帮忙搬运长板。

       门宇皓与孙志乔用圆柱形积木进行垒高搭建玻璃桥。

     长智用长方形木块垒高,用长方形薄板一块块连接在一起并围合,形成一条条公路。

       “这次小动物可以走过去了!”长智很开心。

       游戏再次探索,这次长智和志乔将两个长木板分别放在玻璃桥两边。

       “从后边上去,然后走走走,到这里可以滑滑梯滑下来!”“下面是停车场,可以开车回家,玻璃桥前面是动物园,也可以去看动物。”

第四次游戏探索解读

       孩子们的游戏探索从简单到复杂;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并且在搭建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孩子们又运用连接图式将作品进行简单的连接整合。从无目的游戏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游戏,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最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在玻璃栈桥附近搭建了停车场、电梯等场所。

案例分析与反思

案例分析

       本次游戏中,幼儿掌握的建构技能主要是架空、垒高和平铺,垒高和平铺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小朋友对于玻璃栈桥的建构过程就是“架空”,后期对于桥柱的建构过程是“垒高”。

       最后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的扩大玻璃栈桥,将生活融于游戏。

游戏反思

       在本次的搭建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思考,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其中老师放手,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与尊重,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想象。

       孩子们从原来的无目的自由搭建,到后面有主题的搭建;从开始的自己搭建到后面的合作搭建;从一个单一的造型到后面的组合造型,搭建的一次比一次丰富。孩子们每次都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一次次的勇于尝试,不断给老师新的惊喜。在本活动中积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热情,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合作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持续观察并丰富孩子们的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游戏中玩出创意、玩出快乐、在游戏中绽放自己的精彩!

以上是我的游戏案例分析故事。

编辑:曹玉箫

审核:杜丽丽  商伟伟

单位: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

阅读 3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